人民政协网阿克苏10月20日电(记者 李寅峰)从乌鲁木齐到阿克苏大概需要飞行一个半小时;从阿克苏市区到新和县,大概需要2个半小时车程。然而就在这听起来有些遥远的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地方——天籁加依。
因为一把琴,活了千年的音乐史,富了一个乡村,说的就是加依。
加依村村口景观
近日,“追梦中华·大美新疆”2023海外华文媒体新疆采访行活动走进南疆。在加依村,听到了千年的古乐声,看到了今天的好生活。
“一个仅有100余户居民的小村庄建成了AAAA级景区,被授予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成为公认的‘新疆民间乐器手工制作第一村’,了不起!”来之前,德国《欧华之声》副社长辅金玲就在资料中看到这样的介绍,走进村口,她更是被载歌载舞的村民们“震”住了。村民们演绎的,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素有“东方音乐明珠”之称的十二木卡姆。
宾主同歌共舞
在村民热邀下,辅金玲和同行的朋友们自然而然地随着节奏舞进人群。舞场的一旁,十余位老人手持形状各异的乐器,声情并茂地弹奏着婉转而有韵律的少数民族曲调。
“请问您这件乐器叫什么名字?”一曲停下来,记者凑过去询问一位演奏的老人,在他手里,一件看起来像小提琴的乐器被竖在腿上演奏着。他笑着回答了一句,还没等记者听明白,又一支好听的舞曲奏了起来。
“这些老人都是我们村居民,他们不仅会弹奏多种乐器,很多人也会制作乐器。光是制作乐器的工艺,在我们村已经传承有300多年了。如今,民间手工乐器制作技艺,早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村里有的老人是国家级传承人,有的是自治区级传承人。”一位村干部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实在想不到,这个村庄里蕴藏着如此深厚的古龟兹乐舞文化资源!”在村庄里的“民族乐器博物馆”,看着展出的种类繁多的古乐器,听着当地一位维吾尔族姑娘的讲解,泰国泰亚传媒网总编辑王菁野感慨不已。“展厅里的乐器很多是在当地流传了千百年,非常珍贵。在这样一个小村庄里,我们感受到古丝绸之路上的音乐舞蹈艺术曾是多么辉煌,也感受到现在村民们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活化、传承、应用,点亮了生活、富裕了生活。”
在一个四周挂满乐器的农家院里,王菁野的感慨更是得到了印证。弹拨尔、都塔尔、热瓦甫、萨塔尔、艾捷克、手鼓……当大家沿着院墙、各屋现场辨识着刚刚在展馆中学习的乐器种类,一位老人微笑着迎了上来。他便是这个农家院的主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努尔冬·司马义。
努尔冬·司马义和他制作的琴
这位制作乐器50载的大师,不仅技艺高超,而且在村里拥有很高的威信。他介绍,是爷爷把手艺传给爸爸,爸爸又传给了他。他的徒弟更是遍布全村,家中现在就有15位村民跟着自己一起工作。
努尔冬·司马义会做十几种乐器,根据市场需求主要为都塔尔、弹布尔等。村子里的村民手工制作的共有20种左右的乐器。因为是手工作品,每一种乐器数量并不是天文数字,每一家的工作室规模也不大,但是合起来,却为村庄带来不菲的收入。
“我们村人均年收入23800元,去年全村实现了1800万的产值,今年预计能达到2000万的产值。”加依村党支部书记拜合提亚尔·阿木提笑着说。
“那你们村一定是全县的首富村了吧?”一位记者问。
“差不多吧!”拜合提亚尔·阿木提和努尔冬·司马义都笑了。拜合提亚尔·阿木提自豪地介绍,“我们村的乐器制作产业链非常大,又带动了乡村旅游,远近的客人都慕名而来。不仅有其他省份的朋友,还有一些外国朋友来。我们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但曾经的加依村,并不是今天的模样。以前,乐器都是散户制作、销售,不成规模,效益也不太好,很多村民都改了行。努尔冬·司马义坦言,当初,老一辈做乐器的人都会担心传承的问题,因为学做乐器的人看不到前景,没法用手艺改善生活。“但是现在好多了,因为收入高呀!我们的琴卖得很好,甚至20%出售到国外去!”老人说着,便笑起来了,“做得好一年可以有20万元的收入!”
在加依村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空前繁荣。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文旅融合的快速发展,都给村庄带来实实在在的改变。这两年,加依村搞起了合作社,推动乐器品牌化、合作化的特色发展之路,扩大了产业规模,稳定了消费用户,保障了村民收入,更带动了全村的积极性。
拜合提亚尔·阿木提说,全村吃上“乐器饭”和“旅游饭”后,村里一天一个样,家家户户都是好日子。看到制作乐器的前景,以前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村学习乐器制作,又反向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走出加依村时,村口的老人们还在弹奏着乐曲,随风飘过的,是大家都熟悉的旋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