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 on Chinese NEV manufacturers in Europe launched in Brussels

时政微视频丨瞰宁夏

让都市圈“破圈”、大湾区变“小”,深中通道为什么行?

时政新闻眼丨再赴青海考察,习近平始终关注这篇大文章

攜手港澳 珠海打造灣區黃金旅遊線

时政新闻眼丨从古田到延安,这次重要会议传递哪些鲜明信息?

親歷真實中國 China Travel火爆外國社媒

发布时间:   来源: 香港文匯報
在深圳的外籍友人體驗中國端午包糉子的傳統習俗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若溪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一存、朱燁、郭若溪 北京、深圳連線報道)隨着中國免簽政策的逐步推進,越來越多的外國遊客將旅遊目標指向了曾長期被境外媒體「黑化」的中國。他們驚奇地發現,在中國旅遊,不僅能享受到世界上最安全的社會環境、體驗到最多元和美好的民俗與景觀、乘坐上最便捷的高鐵動車,就連購物也能享受到「一帶一路」所帶來的便利——來自沿線國家的商品可以任意挑選。他們將這種顛覆刻板印象的親歷視頻放上社交平台,引發了外國網友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在剛剛度過的端午節中,划龍舟、包糉子,中國的傳統民族文化為這些來華的老外們平添了許多「吹水」的資本。

      6月10日,由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六屆大沙河龍舟邀請賽」在南山區大沙河長廊盛大舉行。在參賽的25支龍舟隊中,由來自德國、英國、美國、意大利、瑞典、巴基斯坦、巴西、菲律賓等11個國家的外籍友人組成的「精彩蛇口國際友人隊」頗為吸睛。

      重在參與 體驗為大

      雖然比不上專業龍舟團隊,未能獲得名次,但這些首次划龍舟就敢參賽的老外們,一個個卻好像勢在必得,出發前還不忘在船上秀秀肌肉讓未能上船的朋友拍照留念。兩岸觀眾仍然不吝掌聲,歡呼了全程。

      來自加拿大的隊員Susan Kim興奮地分享稱:自己只是在加拿大看過龍舟賽,但能夠親身以選手身份參賽還是首次。他驚呼這真是一次難忘的經歷。「我結識了很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一起體驗感受賽龍舟這項傳統活動的文化內涵與競技精神。」 Susan Kim表示,這次活動讓她對端午節和龍舟賽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讓她更加熱愛這個充滿魅力的節日。

      對於頗為好吃的美國人Tom而言,第一次在中國包糉子的經歷也十分有滿足感。他手持糉葉,認真地學習着每一個步驟。雖然初次嘗試,他的糉子形狀並不完美,但他卻感到十分滿足。「糉子看起來簡單,但是想包好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我的糉子看起來不太好看,但這是我親手包的,肯定會很好吃。」Tom高興地說,「我更加喜歡這裏了。」

外籍友人們登舟待發。(香港文匯報記者郭若溪 攝)

      來自印尼的Melissa Oktavaiani,則將上午參加龍舟競賽及吃糉子活動的照片發上了社交媒體,並留言Happy Dragon Boat Festival,然後默默地等着朋友們點讚回覆。那種重在參與的自豪感,讓他很享受和輕鬆。

      「幸福的人們過着正常的生活」

      去年12月,中國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馬來西亞6個國家試行免簽政策以來,隨着相關政策的深入與持續,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將旅遊甚至工作和生活的目的地選在了中國。4月18日,國家移民管理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外國人來華數量較2023年同期增長超3倍達1,307.4萬人次,其中以旅遊觀光最多,佔到三成以上。

     而隨着外國人赴華旅遊數量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在中國見到的是不同於長期被境外媒體「黑化」的真實的中國。這種顛覆了刻板印象的對比,令他們不約而同通過旅行VLOG將中國的見聞發上境外社交媒體,並引起外國網民的關注。

    「CNN、BBC等西方媒體不是都說中國政府破壞了包括烏魯木齊在內的新疆城市的文化獨特性嗎?可是我看到的是乾淨的城市、精心的規劃和發達的基礎設施,最重要的是我看到到處都是幸福的人們過着正常的生活。」來自荷蘭的博主Jerry Goode剛剛用一個月的時間遊覽了新疆,他在境外社交媒體的視頻中坦言,由於長期被灌輸負面信息,自己最初對是否到新疆旅遊猶豫不決,「事實上這裏很安全,深夜還有警察在巡邏。他們也都很友好,當地人一點也不害怕警察,相反有事都愛找警察幫忙。」

      「來到中國才能真正了解中國」

      事實上,如Jerry Goode一樣的博主在YouTube、X(原推特)和Facebook上並不少見,當他們把中國遊記短視頻分享出來之後,繼而又引發外國網友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他們在留言中坦言驚訝和大開眼界,讚嘆中國是生活在未來世界的國家。

      這也直接帶火了「China travel」搜索詞條。相關視頻點擊量居高不下。一些外國博主深諳互聯網思維,紛紛以「我去了世界上最令人討厭的國家(中國)」為題發布短片,但全片卻沒有說半點中國的不是,就如同Jerry Goode在視頻中說,「中國也有『危險』的地方,那就是夜市,能讓你不知不覺把錢花光,然後帶着肚子上10磅肥肉回家。」

     「了解中國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到中國去!」澳大利亞博主Josie在視頻中呼籲。「只有來到中國,才能真正了解中國。」

      百聞不如一見 夜生活安全溫暖

 

      美國人Constantine Rios臨行中國前做了大量的攻略,他承認,「百聞不如一見,中國比短視頻博主介紹的更值得一來」。目前中美之間的簽證政策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標準,也有不少美國網紅博主來到中國旅行並分享經歷。「視頻集中在文化、美食以及在不同城市的日常生活體驗等,能感受到中國淳樸的民風。」

      這是Rios第一次來中國,端午節前後將在北京、天津兩個城市停留10天左右。喜歡夜的他按着攻略,先後去了北京的三里屯、國貿以及天津的五大道。「街上總能看到一些穿着制服的保安,尤其是夜生活集中的區域,讓人安全感十足。」他回憶,有一天喝多了,半夜在酒吧附近的台階上坐了半宿,沒看到任何不友善的人。「還有一次在酒吧存包,我沒關好櫃門,工作人員就幫我把東西單獨存放進了工作間。」說起這些,他顯得很驚訝,「中國的夜晚,不僅安全,還溫暖。」

      Rios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根據美國旅遊協會數據,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計劃在2024年進行休閒旅遊,自己的朋友中考慮來中國的人越來越多了。他說,來之前唯一擔心的是消費問題,因為聽說中國遍地都是數字支付。不過後來發現,在比較大型的商超都可以刷信用卡,熱情的中國人還主動幫他換開零錢現金。下次,他想去中國的鄉村走一走,因為看到博主的視頻裏,有和「老鄉」一起吃農家飯、釣魚、燒烤的內容,覺得很有趣,氛圍很友好。

      「坐上準點高鐵很幸福」

英國人王德華在四川的大熊貓雕塑中拍照。(香港文匯報北京傳真)

      來自英國的王德華喜歡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在中國四處旅行的感受。他笑稱,中國的夜晚一點也不安全,因為「每次晚上出門,都能看到街邊好多小吃店,都很好吃但是這真的『太危險』了,很怕肚子變得圓滾滾的。」他還去了四川旅行,坐在一堆大熊貓雕塑中拍照,「好羨慕中國人,可以擁有數不盡的大熊貓。」他對整潔的街道環境也表示很震驚,「中國真的很乾淨,去的城市幾乎沒有看到地上有垃圾。」

      今年5月份,王德華第一次乘坐高鐵去西安。「350km每小時的時速太瘋狂了,這和英國的火車很不同,後者大概是200km每小時,而且座位很小,總是延誤或者取消,所以對我來說,能坐上準點的高鐵很奢侈。」抵達西安後,他很快又被大碗麵震驚了,興奮地發文感嘆,「中國的地很大、床很大,連吃的麵和碗都很大,我是來到巨人國了嗎?」

      泰國遊客:說走就走 來中國拆盲盒

      「就是這個小精靈。」泰國人鄭權之打開手機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展示了這款有着尖銳獠牙、兔子耳朵的小精靈。此系列名為Labubu,是泡泡瑪特(一家中國玩具製造商,編者註)旗下近來的大熱門,甚至有望超越Molly等成為第一大IP。隨着Labubu在泰國的爆火,中國的泡泡瑪特店也成了泰國人赴華旅遊、出差的必購目的地。

泰國國會議員在中國的泡泡瑪特自動售賣機上為女兒挑選禮物。(香港文匯報北京傳真)

     2-3小時即達熱門城市

    「泰國年輕人可以為Labubu徹夜排隊瘋搶,真的很紅。」因此,幫親朋好友「代購」Labubu,也是鄭權之此次在中國旅行的重要任務之一。

      鄭權之特意選了端午節假期前兩日出行,先到江蘇,又來了北京。「泰國每個月都會有3-4天的小長假,泰國人喜歡用連假時間去旅遊,在中泰互免簽證之後,來中國旅行的泰國人明顯增多。」他說,畢竟誰能拒絕一場「說走就走」的出境遊呢?更何況,兩國地理距離也很近,兩三個小時就能抵達雲南、廣東、香港等熱門目的地,泰國的旅行社每個周末都會特別推出去中國的旅遊項目,這些項目往往都是泰國人的首選。「來中國 『搶娃娃』也更方便了。」他笑着說。

      超市中外貨品一應俱全

    「很多旅行博主在po出的節目裏說中國發展得很好,又便利又安全,現實中走一圈,果然如此。」他還提到,在博主的短視頻裏,推薦春天賞花、夏天衝浪、秋天爬山、冬天滑雪,美食方面對重慶火鍋、烤鴨、燒肉和廣式點心的推薦比較多。「泰國人都應該多來中國走走看看。」

      鄭權之還喜歡在中國逛超市,用以補充一些日用品。「北京超市裏東西很全,近幾年進口的物品明顯增多了,比如歐洲牛奶、日韓零食,還有馬來西亞的速食麵、泰國芒果等,調味料也越來越齊全,」他說,「外國人在中國旅行有了更豐富的選擇,如果想家裏的味道,還能在超市買到家鄉食材,如果想嘗鮮其他國家的美食,比如新西蘭的奇異果、秘魯的藍莓等,也能在中國找到。」他還說,國際化妝品牌的類別和貨品也有很多選擇,對外國女生很友好,「因為女生一般都有自己的護膚偏好,喜歡用習慣的品牌,進口化妝品種類的增多,使得她們來中國旅行時也能隨時補貨,很方便。」

      (來源:香港文匯報A04:要聞 2024/06/11)

上一篇:粵港澳龍舟深圳競渡 港隊狂飆奪冠
下一篇:火出圈!原来你是这样的龙舟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