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首辦「發布時刻」 中電工程助力亞洲能源綠色未來

广东与你 双向奔赴|百万英才汇南粤

无惧风雨“候鸟”翩翩而至 广交会有何魅力?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访问越南,共同擘画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新蓝图

时政Vlog丨从肉骨茶到福建面 寻找吉隆坡的“中国味”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举行会谈

关注南海 考察人员发现40余种尚未有记录的植物资源

发布时间:   来源: 欧洲侨报

  历时近一个半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承担的“南海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估”专项第一期考察任务近日取得阶段性进展。由22名科研人员组成的考察队完成对南海9个典型岛礁附近海域藻类资源、微生物资源、岛礁盐生植物及人工栽培植物资源、岛礁土壤资源与植物病虫害状况的调查和评估工作。

  记者了解到,本次考察工作采集到了大量海洋生物、海水和底泥等样品,通过对样品的分析处理,科研人员已初步分离到200余株形态不同的细菌和真菌。此外,考察成员还采集到17种大型海藻,他们发现岛礁附近不同海域的海藻差异显著。经过初步统计,考察人员发现了超过60余种病害种类,寄主植物超过50种,制作了病害标本40余份,还获取了岛屿典型土壤样本/样品的多角度影像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考察人员在西沙海域发现尚未有记录的植物资源40余种,还有一些种类不明确的植物资源,仍需进一步鉴定。此外,考察成员还发现了野生、栽培及人为带入植物的共400余种,其中耐盐植物30余种。为了对这些植物进行进一步分析、处理,考察人员将采集的植物制成200余种标本,压制出350余份标本。

  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南海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海域之一,此次考察成果有助于科研人员进一步摸清南海海洋藻类以及微生物资源等的“家底”,也为进一步系统开展南海典型岛礁微生物资源、藻类资源、植物资源、土地资源以及病虫害调查与评估奠定了良好基础,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南海海洋生物资源,不断推动我国海洋产业的结构升级,助力“海洋强省”“海洋强国”战略。

上一篇:继法国夺冠之后,华帝事件再发酵
下一篇:上半年海口GDP达797.49亿元增速领跑海南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