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共建更加紧密团结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贡献中国力量


来源: 欧洲侨报   时间:2019-12-25 09:25:50





在出席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时,习近平主席分析了当今世界面临的变局与挑战,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时代的命题”,并给出了面对这一时代命题的“中国回答”,体现了“中国担当”。

中非长期友好,命运休戚与共。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各国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坚持做到“五不”,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协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中国希望各国在处理非洲事务时做到这“五不”。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也是时代的命题。面对时代命题,中国愿同世界各国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愿同国际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繁荣、开放、绿色、创新、文明、幸福之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将坚定不移坚持对外开放,坚持维护开放性世界经济和多边贸易体制。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习近平主席一直高度重视中非关系,2013年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以及今年再次当选连任后均选择非洲为首次出访目的地。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8周年,此次峰会也是中非合作论坛第四次举办峰会。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首次峰会在北京举行,确立了中非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大大促进了中非各国领域务实合作。十几年来,中非合作的成果,不仅促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非洲,也让世界日益认识到中国所秉持的真实亲诚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的重大意义。

中国和非洲是发展道路上的真诚伙伴,是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无论未来国际格局如何变化,中国都会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继续支持非洲发展振兴,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从历史来看,中国与非洲都有类似的历史记忆,都有被殖民的历史,如今又都面临着实现现代化、改善民生的重任。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奋斗历程,加深了中非彼此之间的互信和理解,增进了彼此的心理认同,形成了天然的合作基础。

从近年来中非合作的有力数据中可以证实以上言论。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非合作论坛一步步推动着中非合作不断拓展。中国连续九年是非洲最大贸易国。中非合作论坛成立18年来,中非贸易额从106亿美元增至1700亿美元,提高约16倍。2018年上半年,中非贸易额达988亿美元,同比增长16%;中国对非投资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非洲国家援助和融资修建的铁路、公路均已超过5000公里;2014年,中国援救非洲兄弟抗击疫情;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数以万计的援外医生,为超过两亿的非洲患者解除病痛;2012年到2016年的五年间,非洲来华的留学生总数为61594人,在各大洲来华留学生中增长最快,同比增长23.7%,中国在41个非洲国家开设了80多个孔子学院和课堂等等,中国作风始终突出一个“实”字,用实际行动真实诠释正确义利观和大国责任担当,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非日益广泛而密切的人文交流也在促进中非的相互了解和认知,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夯实民意基础。促进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夯实中非合作民意基础。中非人员往来频繁,直航路线增多,旅游合作方兴未艾。文化节、艺术节、电影电视周、青年联欢节等人文合作形式多样。青年志愿者、学者、智库、新闻记者、科技工作者和工青妇等日益广泛的专业人士和民间团体均已加入到中非合作的洪流。

“故交如真金,百炼不回色。”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战乱恐袭、饥荒疫情此伏彼现,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复杂交织。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在合作中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发展为民、务实高效;开放包容、兼收并蓄。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同12亿多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此尽显无疑。

(作者张群供职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习近平同匈牙利总统舒尤克举行会谈 习近平同匈牙利总统舒尤克举行会谈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