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回溯英雄路:《华侨女英雄李林》电影创作研讨会盛大召开

Z世代请回答 | 逐梦大湾区,台青实现了哪些“小确幸”和“大梦想”?

回望欧洲|年终大片:政坛洗牌向右转 内外交困寻答案

【大美广东】Nansha Water Town cultural experience activities were held at the Guangzhou Cultural & Arts Centre, attracting people to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Danji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南沙水乡文化走进广州

时政微纪录丨琴澳和鸣 共谱发展新篇

著名国画家李巍:逸笔天趣 真思卓然

在这里,“对话”历史、见证当下、看到“未来”! 2021海外华文媒体杭州行之走进萧山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   来源: 欧洲侨报
本报讯   (记者 王敏发自杭州报道)2021年11月23日至26日,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萧山区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承办的“2021海外华文媒体杭州行.走进萧山”,吸引30余位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萧山区,感受亚运风采,领略城市魅力。
萧山,2016年G20杭州峰会主会场所在地, 2022年亚运会三大主场馆和亚运村所在地,是浙江“大湾区”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是杭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新中心。
1988年撤县设市,2001年撤市设区,户籍人口121.2万,常住人口201.6万。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8.47亿元,财政总收入461.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03亿元。
在活动期间,华媒代表参观杭州亚运场馆与兆丰机电未来工厂,走进跨湖桥博物馆、院士岛与湘湖师范旧址,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和进化镇欢潭村,体味宋韵文化,感受乡村振兴的生动真实写照,触摸城市的发展脉络与未来图景,深度了解杭州亚运会筹备工作。
美国纽约商务传媒集团董事长冰凌代表华媒表示:萧山是浙江文明之源头、是浙江经济之强区、是浙江交通之枢纽、是浙江创业之福地、也是浙江休闲之胜地。我们海外华文媒体采风团,通过参观参访、交流感悟,以融媒体作品,向世界展示了真实的、客观的、立体的大美萧山。
亚运三馆:办好一次会,提升一座城
 
杭州亚运三馆,即奥体中心主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总投资45.4亿元。据介绍,亚运三馆是杭州“拥江发展时代”的新地标,它的竣工将带来巨大的时代机遇,推动杭州城市跨越式发展。
亚运场馆亚运期间将承担篮球、游泳、跳水和花样游泳比赛。其中,主体育馆坐席数为1.8万座,其中固定座椅1.5万座,3000座为伸缩座椅和临时摆座;游泳馆坐席数为6000座,将作为亚运赛事期间的篮球、游泳、跳水和花样游泳的比赛场馆。
提前目睹亚运三馆的风采,华媒代表们惊叹于其造型独特、模式创新和科技赋能。
 
一是造型独特。
主体育馆和游泳馆又称“化蝶”双馆,采用双馆合一的设计理念,采用独特的流线造型,结合双层全覆盖银白色金属屋面,和两翼张开的平台形式,形成“化蝶”的杭州文化主题,是世界上最大的两馆连接体非线性造型。双馆与河对岸花瓣形大小莲花交相辉映,共同组成未来杭州城市地标。双馆夜景泛光,照明以“银河幻影”为主题。通过波光粼粼、繁星点点、热情似火、闪耀星空等光作品的展示,淋漓尽致地渲染夜幕下亚运场馆,如银河幻影般,静谧如诗、安宁美好的意境。
综合训练馆又称“玉琮”馆建筑外形以良渚文化(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址之一)的玉器代表——玉琮的简洁形态为设计理念,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琮”建筑综合训练馆。综合训练馆包括训练馆、五大中心、手球馆、新闻中心、运动员宿舍、配套公建以及地下后勤、停车场等设施,总建筑面积为18.45万平方米。亚运会期间将用于篮球、排球、手球、击剑和跆拳道的比赛训练项目。综合训练馆夜景泛光照明以“罅之光”为主题,通过线条光重点表现玉琮刻痕,建筑步行廊道暖色光与建筑外表皮整体的冷白光形成鲜明对比,烘托“玉琮出土、拔地而起”的向上气概,并彰显运动员向着辉煌前进的体育精神。
 
二是模式创新。
亚运场馆建设项目于2017年开始建设,2021年4月完成竣工。2021年9月底完成体育赛事功能验收。项目采取PPP模式,由世界500强中建集团第八工程局、全国钢结构龙头企业东南网架、全国场馆运行标杆企业华润置业3家单位组成联合体,设计、建设、运行一体化,提前谋划赛时运行和赛后利用。
华媒代表更为主办方的建设理念所惊叹:亚运场馆秉承“赛时为亚运,赛后为城市”理念,在建设时提前谋划赛事运行与赛后利用,将作为杭州城市功能配套的常态化布局,融入市民生活与城市运行。亚运会场馆的建设,为基础建设、机械工业等领域的前端科技提供了展示平台,让大家能够近距离了解前端技术的意义。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共享场馆等理念,成为海外华文媒体记录与报道的亮点,将成为国内外受众理解杭州亚运会“绿色、智能、节俭、文明”办赛理念的有力注脚。
 
三是科技赋能。
运用了江水源热泵系统、冰蓄冷、“海绵城市”下凹式绿地、雨水回收利用等节能建筑新技术,是绿色建筑二星级场馆。在主体育馆和游泳馆上方设置了210个导光管,通过顶部的采光罩将室外的自然光漫射到室内,节能环保。打造了基于BIM模型的总承包管理平台,构建了材料监管、质量管控等18项智慧管理系统,以及机电、照明、安防等20余个模块的数字孪生系统,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透视可控。
印象最深刻的是体育馆“篮冰转换”的黑科技——建造之初,场馆已为未来的多功能设想打好基础,可以实现篮球场和冰场的快速转换。而游泳馆各池设置的水处理系统,更能起到节约水资源、降低能耗的效果。
兆丰机电:数智双轮驱动,重构产业优势
 
在互联网价值体系与实体经济需求相互融合的工业互联网时代,需要企业转变观念,率先迈出一步,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先行者。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兆丰股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具备规模优势和技术基础,产业资本充足。2015年,兆丰股份在“机器换人”中取得成功,大幅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一致性。随后几年,公司开始积极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和企业大数据应用。
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在杭州萧山创立,2017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创立二十余年以来,一直专注于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产品的研发制造,是中国汽车轮毂轴承单元行业的龙头企业,产品销量和出口额均居国内前列。
在互联网价值体系与实体经济需求相互融合的工业互联网时代,需要企业转变观念,率先迈出一步,浙江兆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就是这样一个先行者。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兆丰股份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具备规模优势和技术基础,产业资本充足。2015年,兆丰股份在“机器换人”中取得成功,大幅提高了全员劳动生产效率,提升了产品一致性。随后几年,公司开始积极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和企业大数据应用。
2018年以来,兆丰在全面推行机器换人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数字工厂建设和企业大数据应用,完成运营全过程数据集成,不断探索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有机结合,成为践行实体产业数字化的先行者。通过建设兆丰工业大脑,以打造“生产智能、产品智能、供应链智能、经营智能”为目标,打通各个信息系统的底层数据,建立企业数据综合管理平台和数据综合分析平台,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实现“以智能驱动创新、让数据产生价值”。同时借鉴人体健康管理理念,创造性地建立了一套企业健康度评估体系,通过上至财务管理,下至产线末端的刀具、消耗等各类数据进行动态、多维度的评价,对企业的运营质量以数字来量化,新要素持续注入为企业发展赋能。
 
技术支撑,科技赋能。公司建有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检测研究中心,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汽车轮毂轴承研发中心,多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百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主持参与十余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
创新之路,永不止步。公司始终坚持敢于开拓、勇于创新,正经历着从产品专注到智能、信息化、数字化的演变;近年来,历经机器换人、数字工厂建设、5G工业应用探索等,积极践行“数据就是生产资源、数据计算也是生产力”的理念,致力于建设行业领先的未来工厂,创新之路始终走在行业前沿。近年来陆续建立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检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与高校合作,先后完成了“电动汽车电池管理测试试验平台研发”“汽车轮毂轴承智能化装配单元在线检测及监控技术研究”等十余项科研课题,获得20余项发明专利及多项软件著作权授权。
 
行业样板,产品标杆。公司先后获得"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企业、中国最具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浙江省先进技术企业"等荣誉称号;是商务部与发改委联合授牌的全国首批百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浙江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浙江省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浙江省未来工厂”培育企业。
 “基于全球的竞争格局,一些有真正内涵的技术,中国企业是没有掌握的。但中国正在赶超,对进口产品的替代也正在发生。在兆丰领导层看来,这个过程中,产业数字化为产品技术提升做了一个高效的赋能。而兆丰,依旧前行在生产线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的数智产业道路上。
湘湖遗址:跨湖桥说八千年,一叶遍舟叙今昔
 
作为“母亲湖”,湘湖是萧山人的一种情结,她与萧山始终“血肉相融”、亲密无间。历史演进中,这种关系持续升华,并在今年3月迎来高光时刻:杭州启动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建设,湘湖“首当其冲”,萧山“画龙点睛”。
于湘湖,从旅游景区到新城平台,再到未来城市,概念不断深化、地位全面提升;于萧山,这是面向未来的新探索、赶超跨越的再破题,并以此辐射全域、驱动整体,在城市格局调整中重塑首位度优势。
足见,湘湖不再仅限于地理上的“湖”,她已成为一个引领未来、赋能萧山的“大湘湖”。
这里,是跨越八千年的跨湖桥文化写照。
 
北宋政和年间,为农事灌溉之利,萧山人以山为界、筑土为塘,修筑偌大水利工程,铸造一方“胜若潇湘”美景,并成就一份动人“湘湖情”。
这份绵延了9个世纪的情,鞭策萧山在21世纪初决心重建“母亲湖”。
18年前,萧山启动湘湖综合保护与开发工程,吹响“还湖于民,圆梦湘湖”世纪号角。当时,因水利功能丧失而湮废的湘湖区域,遍地是工厂、农场、村落和民居。长时间、大跨度、大范围征迁后,取而代之的是清水、森林、小岛。
从2003年8月湘湖管委会设立到2016年10月三期开园,“扩容”的湘湖旧貌换新颜,基本恢复了古湘湖“葫芦状”形态。如今,湘湖呈现出来的新面貌让人为之一震,和西湖一样成为浙江的点睛之笔。
这期间,党委政府班子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始终不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这期间,萧山人“舍小家为大家、舍小我成大我”,3918户居民和250余家企业积极配合征迁、主动奉献支持。
这期间,萧山还为保护湘湖推动“立法”,这也是萧山首部地方性法规。
两岸好山青嶂列,一泓新水绿罗铺,文人墨客笔下的湘湖“回来”了。她的“回来”,置于新时代语境中,呈现出特殊意义、特别价值。
过去20年,“深度融杭”是萧山最重要“城市论”,与主城区相望、与钱塘江连通的湘湖称得上“绝版之地”“一大引擎”。
当“西湘记”按下快进键,湘湖这个曾经的“小家碧玉”正“进阶”为“大家闺秀”,从鲜为人知的“郑旦”变身天下皆知的“西施”。
如今,一览亭上,近看,山水作繁华;远眺,三江拂新风。在这里,历史、现实与未来交织,引人畅想、催人奋进。
难以复制的山水禀赋,史无前例的战略地位,以未来之名,萧山的湘湖,成了杭州的湘湖、世界的湘湖,正浓墨重笔写下一个“大大的湘湖”。
 
这里,是现代化城市共享之处。
整体“嵌”在岛屿中,主体“藏”在地面下,尽管世界旅游博物馆仍处建设中,但凭借“泛博物馆”理念已成“网红”,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打卡。这是未来建筑。山水与人文浑然、自然与科技辉映,处处流露开放共享气息。
从独木舟状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到科学与艺术结合体“科艺岛”,再到“教育乌托邦”湘湖未来学校、社会“众筹”史料改建湘湖师范旧址,以及高帆摄影艺术馆、晓风书屋等,那是一个个未来场景正在湘湖率先落地生根的画面。
共享,是未来城市底色文化、城市能级底层基石。因而,湘湖也是人人的湘湖,必须人人共享。
或因此,依托“湘湖”这张最强劲的引流王牌,青山绿水这一最显性的生态本底,大湘湖不再仅仅是35平方公里的度假区,而是以湖为核心,涵盖并联动整个区域齐步走、快步跑。
三分之一土地承载湘湖的蜀山,坐拥两大超级IP,正着力打造“城市南窗口”:以浙大二院总部院区为圆心,形成开放型医疗健康生态圈,探索“未来医院”新模式;以萧山首个城市文化公园为支点,构建未来城市文化综合体新业态,塑造文化品牌新地标。
此外,地处三江口核心的义桥,以美丽乡村为切口,探索共享型未来乡村新生态;位于湘湖的闻堰,持续“加码”数字赋能村庄治理,推动未来乡村共治模式落地落实……显然,大湘湖正在全面布局未来系列“全家桶”。
“这里想象空间无限,潜力前景不可估量。”一名长期关注萧山的专家如此表达期待:大湘湖,大城市、大未来,有望成为钱塘江最靓丽那只“城市眼”。
 
这里,是未来产业“创智”中心。
定山岛,参天古树依山而长,民国风建筑临湖而建。它的另一个称谓叫“院士岛”,是浙江首批“院士之家”。
院士岛被给予“创新策源地”厚望,它通过高精尖人才引入,撬动创新资源快速集聚,目前已签约院士16名,落地转化人才项目16个。
当萧山进入后工业化时期,产业转型、创新破题已刻不容缓。把最美风景留给最美好未来,这是院士岛的“初心”、大湘湖的“逻辑”。在奔向未来之路上,大湘湖以“文旅+”“创新+”为增长极,持续构建以“湘湖+”为特色的未来产业格局。
定山岛,近90年前,曾是萧山“最高学府”——浙江筹办的湘湖师范所在地。不同的年代,同样的初心,把最美的风景留给最美好的未来,定山岛被改造成“院士岛”,拥抱未来。岛上的院士报告厅被命名为“潮鸣厅”,到时进岛听院士上课,或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化时尚。
不止院士、企业,还有载体,都在大湘湖创智创业创未来,抢当萧山产业变革急先锋。紫光恒越,基于5G技术建设未来智造工厂,将成为中国工业4.0标杆;安世亚太总部,瞄准增材制造,未来将形成全球级产业集群;联科生物,拥有6项自主研发的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正持续打造一流核心技术产业化基地……
集聚“IAB”产业的未来产业社区,融合“未来工厂+数字孪生+智慧管理”多场景;定位“长三角数字转型示范园”的三江创智小镇,构建“2+1”数字智造产业体系;沿西山文创产业集聚区,打造艺术文旅头部品牌;御湘湖国际健康城探索“未来康养”,干细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扩大生命健康生态圈……
地理学上,人造湖产生气候改变的现象称作“湖泊效应”;社会学上,名湖禀赋优势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亦可称作“名湖效应”,如西湖之于杭州的作用。
释放“名湖效应”,引领萧山未来,这才是大湘湖的特性与特色,也是萧山人最重的情结与情怀。
智农横一:美丽乡村谱新篇 未来大地创共富
 
横一村,位于临浦镇最南端,是由横一、大坞坑、梅里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曾先后荣获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村)等荣誉称号。2019年,该村顺利通过区级美丽乡村提升村验收,并列入萧山区首批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今年,横一村被列入杭州市第一批“未来乡村”的创建名单。
作为“浙里”乡村的代表之一,横一村守住绿水青山,在美丽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下不断蜕变,形成了一个有特色、有绿色文旅产业的数字化新农村。2021年11月16日,省委书记袁家军参加的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就在横一村举行。
横一村是萧山未来大地的首发地,杭州市探索乡村未来的先行区。今年,临浦镇全面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横一村通过乡村景观改造和道路建设,在古柿林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带,在千亩稻田中打造多功能郊野公园等方式,探索未来乡村发展和共同富裕新模式,打响“绿色+农文旅”特色品牌。
 
打造未来乡村,优美的环境是基础。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委大力推进村口景观提升、道路改造、公厕新建、桥梁美化、弱电“上改下”等工程,村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零散的田地被平整为“千亩稻田”,养鸭池塘改造为“鸭棚咖啡”,村口建起了集游客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乡村智慧管理中心于一体的“如意山房”。还有“789稻田烧烤”、“不想嗨发呆空间”、“如意跑道”等一批围绕“绿色+农文旅”的项目落地生根。而沿着洁净如新的村道蜿蜒而上,两旁果林片片,柿子色泽金黄,这就是横一村赫赫有名的梅里方顶柿。这片千余棵柿子树组成的百年古柿林,是浙江省现存规模较大的古柿树群落。形成了横一村一项独特的村落文化。
同时,横一村实施了“百庭百院”工程。把围墙降下来,让庭院美起来,从庭院开始激发村民创造美、享受美、维护美的热情。景区与小院互为配套,景区聚集人气,小院满足游客吃、住、购、娱等多方面需求,形成一套村级文旅产业体系。“小院经济”正在这里萌发。
走访过程中看到。不少村民正筹备着明年小院农庄、小院民宿的开业事宜。与“吉柿清昼”、“如意山房”、“鸭棚咖啡”、“千亩稻田”等村里的景点互为配套,吸引游人感受田园生活。
 
打造未来乡村,优美的环境是基础。数字赋能美丽乡村建设,数字化改造也成为横一村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
今年以来,横一村5G基站建设和5G网络覆盖加速推进,在完善的网络基础上,新增视频监控、水质监测、烟感及雾感设备近百套,实现整村感知设备重要节点全覆盖,以及村庄、农田柿林、河道的事件自动化感知和数字化治理。
今年,横一村被列入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现场会备选点,村庄引入中国美院的设计师团队、区供销联社的建筑施工团队、阿里巴巴的软件工程师团队、众安文旅的品牌策划团队……在创意的不断碰撞中,村庄开启了全面蝶变。
 
建设未来乡村,不仅要让乡村美起来,还要让村民富起来。村委竭尽全力帮助村民盘活闲置资源、推动居民增收。
走在横一村,刚刚收割完金的稻田旁,“茅草鸭棚”十分引人注目,难以想象这其实一家咖啡厅。据介绍,原先这是村里养鸭子的地方,常年脏乱差。在美丽乡村建设时,本打算拆除复耕,但为保留村庄记忆,横一村便对这里进行了创意设计和精心改造,既乡土又时尚。
村里面貌一新之后,创业者来这儿开起了鸭棚咖啡馆,游客在这里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喝着咖啡,还可以与小鸭子亲密接触。开业以来,“茅草鸭棚”人气爆棚,节假日期间甚至“一座难求”。

以前,柿子成熟后,村民往往直接摘下来卖掉。这两年,情况改变了。2018年10月,横一村试水举办了首届梅里方顶柿丰收节,吸引了游客3000多人次,一天销出柿子约10000斤,“美丽经济”的效应显现出来。今年开始,村里号召大家把柿子留在树上,从单纯的卖柿子,逐渐开始“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一个个金果子不仅点缀了美丽乡村,也成为了村民们创收致富的“金钥匙”。
随着横一村名气提升,村里的小店越开越多,络绎不绝的游客带来了无限商机,不少村民选择回乡创业。有村民说:“以前农闲时我们出远门打工,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村子火了,我们腰包也鼓起来了!”
宋韵欢潭:千年古村成“网红”,新旧融合创未来
 
“南朝古都看杭州,南宋古村看欢潭”。欢潭村,位于杭州市山区南部,相传南宋岳飞抗金路过此地,饮谭水而家欢,故得名。这里的“五义”精神,是千年欢潭的文化根脉。
欢潭村是萧山唯一一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近年来,欢谭村以千万工程”建设为契机,创成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国家AAA景区,第五批历史文化村落验收评价全省第一。
歡潭村駐村第一書記陳清鋒告訴《纽约商务》記者,借助蕭山深化“千萬工程”的東風,通過對古村800多年歷史穿越的審視,圍繞“文化+古色”為主線的“美麗路徑”,歡潭村也提出了“南宋古都看杭州、南宋古村看歡潭”口號。通過“自我解讀”,“文化自信”,“鄉村之魂”這三個“抓手”,讓歡潭村有了古的復活,有了全新的開始。
以“五义文化”为切入口,欢潭把准村庄治理脉搏,做深做透村庄文化内涵,以此制定系列的评审、评价内容、标准和体系,进一步为创建示范村夯实制度保障,创新整个村庄的治理体系。将旅游资源和特色民俗、美食等相结合,推出美丽乡村游、名人文化游、温馨亲子游等特色线路。积极探索村民入股、材企共建等模式。实现强村富民同走。村集体经济收入飞跃性增长。欢潭村,也实现了从空心村到网红村,宋韵古村的破茧之路。
 
按照 “全员动员、全村整治、全面提升”的总体要求,欢潭村将紧紧围绕“拆、整、序、美、治”五大抓手,进一步开展违章拆除、卫生整治、环境序化、庭院美化、乡村治理,在细节上做好文章。
更为珍贵的,全村人民达成了共识:美丽乡村建设,要漂亮,更要铸魂。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项目实施为契机,以打造宋的文化为主题。全面梳理村庄脉络。修缮古民居古街道。挖掘村庄历史,重塑了“一湖、两街、三溪、四塘、五桥的村落布局。2019年,破茧焕新的欢古村精彩亮相,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欢潭村有全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代建筑群,一条街上大约有40个院落是比较完整的古建筑,大多以清代为主,也有少量明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这些院落中,有大司空家庙,也就是欢潭田氏宗祠有叫“务本堂”的,有叫“六善堂”的,有叫“花厅记”的,都是古时候大官的宅邸,每个宅邸都有各自的历史故事。务本堂,务本一词典出《论语》,《论语•学而》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务本堂是一幢宏大的砖、木、石混合四合院式建筑,内部结构是围楼,两侧围楼上有风火墙。老洋房、小洋房也是欢潭的两处古建筑,作为欢潭地标的老洋房位于务本堂西南角,这座四合院式的仿西式建筑,现已列为浙江省重点文保单位。小洋房是大宅结构的房子,在老街南面。除此之外,欢潭还有一些民宅老墙门。
 
“古建筑需要保护,也需要活化。如果只是保护,没有活化,就没有真正运用起来。”欢潭人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7年,二桥书屋同欢潭老洋房、务本堂一起入选浙江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那时,这些经过了百年风霜洗礼的古建筑已经残破不堪,亟待修复。两年之后,二桥书屋、务本堂和欢潭老洋房的修缮工作已经完成,欢潭古建筑重现往昔风华。2019年,欢潭村二桥书屋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悦读益站”。
进化镇团组织负责人金佳可说,“古建筑需要保护,也需要活化。如果只是保护,没有活化,就没有真正运用起来。我们希望将二桥书屋打造成‘耕读文化’的载体,充分发挥好社会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2019年5月,欢潭美丽乡村景区创建集中攻坚行动专题会议在欢潭老洋房召开。从2019年5月5日至2019年10月1日,攻坚行动将持续150天。
如今,沿千米宋韵风情满满的欢潭老街漫步,满目古风的竹帘、帷幔、灯笼、油纸伞,让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负责人停下了脚步,在这里宋代的风情不仅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尝得到。几位海外华文媒体记者说,内心已被美食、民俗、旅游深深吸引,并且无法拒绝。
 
从环境塑型到文化铸魂,“五义”精神发扬光大,宋韵古村的魅力之源。
 “南宋古都看杭州,南宋古村看欢谭,欢谭在“义仓、义学、义诊、义渡、义葬的五义精神基础上。串联升华“忠、义、和、本、清”五字,打造新时代文明善治串村,建成岳园、村史馆、家宴中心、五义食堂等场所,引入数字驾驶舱,创建“五义指数”,为五义精神予新时代内涵。
相传,70多年前,村里还有六个祠堂,最大的叫“大司空家庙”。祠堂留有义田,产出的粮食放进义仓。碰上贫苦人家穷得没米下锅,就开义仓放粮。村边是浦阳江,当时,很多村民每日要走很长的旱路到对岸劳作,走亲访友也得靠水路。后来,村里便有了义渡,江上来去不花钱。
来村里落户不久的外姓人,孩子要是读不起书,就进村里的学堂,学杂费、书费全免,连孩子的饭钱都由祠堂掏。村里还有座山坡,是专给穷人下葬的,是谓“义葬”。
至于义诊,曾在新四军红十字会工作过的田曾基义士,就是一个典型。83岁的田建勋老人回忆说,皖南事变后,他的叔父田増基回到欢潭,为附近的老百姓看病,不问贫苦人家要钱,还赠药,倒贴鸡蛋、红糖等营养品,都是当时的“稀罕物”。
 
时至今日,“五义”精神仍在发扬光大。去年,欢潭村打造“五义文化”家园,借助村里多位乡贤的力量,为建设美丽欢潭,出钱出力。募集的40多万元善款已经用于资助贫困学子、帮助鳏寡孤独。
(编辑 阳光)
上一篇:驰名中外南珠美,商海弄潮川妹牛——专访广西北海鸿霞金珍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春霞
下一篇:高至145万美元!黄建南作品被权威鉴定机构莫赫塔里评估出高价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