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聯動 四城同傳 十五運火炬傳遞盡展灣區魅力

格但斯克大学孔子学院十周年庆祝活动 ——中波服饰秀点亮文明互鉴之夜,十年耕耘共谱中波友谊新篇章​

白雲機場五跑啟用 世界級機場群上新 T3航站樓同步投運 客貨規模居全球前列 港業界倡加速協同發展

“出发吧新疆”阿克苏地区2025年“胡杨礼赞”秋季文化旅游活动暨沙雅胡杨季系列活动启幕

视频丨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期待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国际锐评丨中美两国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專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低空經濟具多重優勢

发布时间:   来源: 大公文匯網
         
      灣區持續增長的中產消費人群對低空出行及旅遊的需求續增。(方俊明攝)

      (大公文匯網 記者 方俊明)從「外賣從天而降」的無人機物流配送,到空中「飛的」航線開闢,到低空旅遊逐漸冒起……「低空經濟圈」正孕育着萬億級的產業集群與市場空間。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對記者表示,灣區發展低空經濟具有多重優勢,包括灣區機場群與低空經濟產業的聯動效應、強大的製造業及供應鏈體系、載人飛行器等技術不斷突破、以及持續增長的中產消費人群需求等。
 
 
      國產垂直起降飛行器、載人飛行器等技術持續突破。(方俊明攝)
     
      灣區機場群與低空產業聯動效應

      發達的航空運輸能力和臨空經濟是世界級灣區的核心增長極之一。目前粵港澳大灣區共有7座運輸機場、11條跑道,以深圳寶安機場、廣州白雲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三大國際航空樞紐為引領的世界級機場群正迅速崛起。廣東省交通部門預計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擁有7座運輸機場、17條跑道。鄭天祥稱,灣區這些航空基因可以發揮機場群與低空經濟產業的聯動效應。

      國產載人飛行器等技術不斷突破

      鄭天祥表示,灣區有強大的製造業及供應鏈體系,垂直起降飛行器、載人飛行器等技術持續突破,應用場景也不斷拓展,成為發展低空經濟的一大助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東已形成涵蓋無人機、飛行器製造、航空電子、衛星導航、飛行器材料及軟件開發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譬如,內地70%以上的消費級無人機均在深圳製造;以消費型為代表的大疆創新無人機企業發展迅猛。廣州億航研製的載人無人機也已在中國、阿聯酋、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取得飛行許可。

      持續增長的中產消費人群需求大

     「灣區城市群面臨發展空間被壓縮的問題日趨突出,而低空載人技術實現點對點飛行,提高通行效率,突破地面交通的限制;無人機實現快遞配送、應急救援、安全監控、環境監測等需求亦上升。」鄭天祥表示,灣區持續增長的中產人群也對低空飛行及旅遊的需求持續增長。

     鄭天祥也坦言,灣區發展低空經濟,低空保障和綜合服務必須首先構建完善,相比傳統的地面交通管理,相關部門要構建一整套的全新「空路網」管理模式,譬如全數字化聯網運行、實時精準安全管控等。
上一篇:創建文化大灣區 文學講座及徵文頒獎禮今舉辦
下一篇:「青年創嶺」實習計劃深圳結營 港生收穫滿滿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