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rt on Chinese NEV manufacturers in Europe launched in Brussels

时政微视频丨瞰宁夏

让都市圈“破圈”、大湾区变“小”,深中通道为什么行?

时政新闻眼丨再赴青海考察,习近平始终关注这篇大文章

攜手港澳 珠海打造灣區黃金旅遊線

时政新闻眼丨从古田到延安,这次重要会议传递哪些鲜明信息?

对接深中通道,中山交通准备了什么?

发布时间:   来源: 南方+

      【编者按】

  一桥飞架,融贯深中。建设超7年的世界级工程深中通道即将通车,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络即将发生跃变。湾区融合,交通先行,中山以势如破竹的“交通大会战”,深度参与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建设,打造珠江西岸综合交通枢纽。即日起,南方+将持续推出系列走读,从中山出发,观察大湾区交通格局的蝶变,敬请垂注!

  粤港澳大湾区交通建设即将迎来飞跃式进展。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深中通道将于今年6月底通车,跨越伶仃洋,自此通天堑。

  但这次交通质变,绝非仅仅等同于一个深中通道的开通。作为一个激活大湾区交通网络的超级工程,深中通道的背后,是一张更快、更优、更强的超级网络——

  这其中,位于珠江口西岸的中山交通,尤其值得关注。

  近几年,在深中通道建设的同时,中山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速度、高度推进交通大基建,掀起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交通建设热潮,打造一个横跨珠江的交通“超级接口”。

  首先,是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

  如果说深中通道是融通大湾区的一个杠杆,那么位于珠江口西岸的中山交通,就是激活这个杠杆的关键一子。

  数据为证。2022年与2023年,全市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度连续两年排名全省前三。今年1月至4月,中山全市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度持续保持在全省第三的水平。

  为了打好这场“交通大会战”,中山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细化进度、倒排工期。如此罕见的加码力度,在接连“上马”和建成的项目上有了具象体现:

  近三年来,中山新建成的高速项目总里程超过100公里,长度足以绕行环珠江口黄金内湾;百亿级项目南中城际呼啸而来,成为中山首个自建城际铁路项目;12条组合港航线相继启动,黄圃港、神湾港、中山港、中外运、粤海能源等重点港口完成扩能升级,提升港口货物通过能力500万吨/年,推动2023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创近五年新高;未来几年,中山在建和谋划的铁路里程达170多公里……

  在世界级工程面前,中山交通建设亦呈磅礴之势。

  其次,是前所未有的推进速度。

  交通基建非一日之功,尤其是涉及多地市的重大项目更是需要协调多方、耗时耗力。但从近几年看,中山的重大交通项目进展让人应接不暇:

  深江铁路在2022年10月全线动工,目前4个标段正加快节点工程施工。

  南中城际于2023年3月30日动工,中山段首台盾构机已于近日始发。

  深南中城际预可研方案及5个配套专题已形成阶段性成果,三市正共同发力,向省发改委争取推动项目纳规。

  中山神湾—深圳盐田组合港项目于今年5月启动,深中组合港再添一条新航线。

中山神湾至深圳盐田组合港项目启动现场。

  捷报频传令人振奋,而落地的每一个项目、节省出来的每一天,背后都有一段争取、争先、争快的故事。

  南中城际项目开建前曾经历数十次对接,最终为项目落地节省了约一半时间。在深中两市交通运输局频繁互动下,在今年4月12日成功首飞大湾区首条跨海低空物流商业化航线。深中航空港建设快马加鞭,于今年5月15日完成装修竣工验收,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将与深中通道同步启用。

  千淘万漉虽辛苦,却造就了黄金般的“中山方案”和“中山速度”。

  更为重要的,是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进行谋划。

  长期以来,大湾区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局面,珠江口西岸的交通亦是一项短板。

  今天,当越来越多的铁轨往中山铺设,当越来越密的航线向中山航行,当立体式、融城化的交通新格局轮廓浮现,中山需要成为一个联东西、串南北的“超级接口”。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也意味着这个“接口”将被全面激活。

  以中山最东部的马鞍岛为例,岛上的香山站不仅是南中城际进入中山的第一站,还将是打通深中城际的接驳点。一站系起广、深、珠、中四城轨道网,成为大湾区内的一个“超大号”城轨站。

  不仅如此,在中山“东承西接南联北融”的蓝图中,组合港模式将中山全市各港口和广州、深圳等地港口对接,世界级港口群加速形成;预计到2025年,每个邻近城市都能在中山的“四纵五横”高速网上找到至少3条高速互通,实现随意切换线路的“高速自由”;深江铁路拉起深、莞、广、中、江五城同城化通勤,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指日可待。深中航空港线路跨海运营,空中运输网络正日益织密。

  朝着“超级接口”的方向,中山交通建设持续提速、补位,横跨珠江口东西两岸的大湾区交通网络,迈入了全新阶段。

  跨城跃海,倏忽已至。在这一交通“质变”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山交通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高格局谋划、高效率执行、高强度投入,这是中山再次拿出了敢为人先的决心与胆气,以交通大建设开路,在珠江风更劲时,再次扬起出海远航的风帆。

  【采写】南方+记者 陈少宏

  【统筹】罗丽娟 唐涛

上一篇:欧盟推迟对华行动,如何理解?
下一篇:港區人大代表專題調研交流會 冀粵港深度融合互聯互通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