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支撑”:多举措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大美广东】The fire dragon dance welcomed the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 龙腾焰舞迎新春

【大美广东】The 2025 Guangzhou Lantern Fair awaits you for free at Guangzhou Cultural Park 免费赏花看灯!广州文化公园“元宵灯会”等你打卡

穗籌建穗港澳協同創新中心 開展跨境成果轉化試點

粵建產業新支柱 聚焦AI和機器人

看中粵港合作優勢 港股上市公司晶科電子24億產業基地落地南沙

广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支撑”:多举措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发布时间:   来源: 南方都市报APP • 南都即时

编者按:“稳”见高质量,扬帆再启航!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前后,南都、N视频推出特别策划——《“稳”见高质量》,从广东外贸稳、就业稳、信心稳等多个角度,以生动案例讲述各领域如何以新作为,深入把握“稳”与“进”。

今年1月,2025广州100越野赛鸣枪起跑。广州凯乐石运动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凯乐石”)为这场赛事提供支持。过去两年,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凯乐石持续享受减免税额等政策扶持,创始人钟承湛说,“这鼓舞了我们继续做大做强的信心。”

当前,广东出台了多部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大力发展更多“量身定做”式生产性法律服务,不断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助力打造各方来粤投资经商的强大磁场。广东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2月5日召开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也提到,要让每位创业者、企业家获得最佳体验和最好服务。

海内外多名创业者、企业家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广东素以开放包容著称,政府为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出台政策举措,定期举行座谈会认真倾听企业声音。这种细节之处的用心,使我们充满信心。“我们看好广东,看好广东的未来。”

2024年12月11日,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新华社发

企业获政策扶持动力更足

1月11日,2025广州100越野赛在广州体育馆鸣枪起跑,醒狮舞动,鼓点、欢呼声交织,3600位选手陆续冲出起点,越入山林,在白云山、帽峰山、凤凰山和六片山间穿梭,感受羊城风光与人文相融合的跑山乐趣。

这次活动由广州市体育局、广州市体育总会主办,凯乐石为战略合作伙伴,共同为即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预热。

立足广东,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与政策红利,凯乐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来自广东湛江的钟承湛一手创办了凯乐石,专注于户外运动。

钟承湛告诉南都记者,“珠三角是全球做鞋之都,全球最顶尖的鞋材与全球研发中心几乎都在广东。而我们硬壳冲锋衣深受欢迎,也是由于全球最好的冲锋衣面料供应商、生产研发中心就在深圳。”

钟承湛。

凯乐石申请了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国家、广东省内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持续加大的政策扶持,给他带来了更多动力。

广州市天河区税务部门相关负责人曾告诉南都记者,像凯乐石这类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除此之外,凯乐石还享受了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六税两费”减半征收等税收优惠政策。

“2023年2024年初,我们减免税额约357万元。”钟承湛说,“这鼓舞了我们继续做大做强的信心。”

众多像凯乐石这样的广东企业,正在享受优良的营商环境带来的最佳体验和最好服务。广东已连续4年被评为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第1名。这份荣誉,是广东持续发力推动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努力成果。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广东相继出台实施《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广东省政务服务数字化条例》等,着力破除市场交易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

提升“数字政府”效能,是此次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关键词之一。大会提出,要充分激活政策效应,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等政策精准对接、协同发力。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建立未来产业治理机制,深化信用广东建设,提升“数字政府”效能,让每位创业者、企业家获得最佳体验和最好服务。大会也安排了政策发布与解读环节。

广东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曾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表示,广东省司法厅将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统筹推进立法项目,确保立法适应经济发展并有效回应市场主体的制度诉求,重点加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产业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企业融资等方面立法。“同时大力发展更多‘量身定做’式生产性法律服务,助力打造各方来粤投资经商的强大磁场。”

一地营商环境优越与否,往往通过企业“用脚投票”来体现。当前,广东已拥有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还有大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

打造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

为饮到“头啖汤”,在澳门经商的林陈红霞早在半个月前就预约了通关。2024年12月11日,她特意起个大早,并首次乘车从全新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回到家乡江门台山市,此次的车程相比以往大幅缩短。

当天,全长约31公里的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自此,香港、澳门、珠海和江门四地可以通过港珠澳大桥、黄茅海跨海通道等快速往来。

林陈红霞在黄茅海跨海通道上留影纪念。

澳门台山同乡会理事长林陈红霞在澳门已经打拼40多年,早就期待这一天的她感慨,短短几年时间,从港珠澳大桥到深中通道,再到如今的黄茅海跨海通道,“一脚油”逛大湾区正逐渐成为现实。

从事旅游业的林陈红霞告诉南都记者,回乡交流期间,她挖掘到了台山水产品在澳门乃至全球市场的机遇。“我们正在考虑做代理商,把台山的水产品带到澳门,还可以出口到葡萄牙及葡语系国家,相信市场十分广阔。”

她还有在江门投资养老产业的想法。“澳门有不少祖籍江门的乡亲,相信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的通车,从澳门回江门养老也会越来越方便。”

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带来的商机,正是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升级、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的一个缩影。

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到,广东拥有1.27亿常住人口、1.5亿实时在粤人口,市场广阔,人力资源充沛。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上,能够充分发挥粤港澳三地综合优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广大县域存在的产业落差也蕴含着巨大潜力。

当前,广东正不断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世界级机场群、港口群也在加快成型。日益升级的交通网络,正将广东地理空间、经济纵深广阔的优势进一步放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市场、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

车辆行驶在深中通道上。新华社发

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介绍,2024年,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相继建成通车,与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越织越密。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通车,广州、深圳、中山三地进入“半小时生活交通圈”。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开通运营,并与佛肇、莞惠城际“四线贯通”运营,“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形成。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有7座运输机场,随着香港机场三跑道启用、白云机场三期等建设,预计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年旅客吞吐量将达4.2亿人次。大湾区港口吞吐量居世界湾区之首,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等迈入亿吨大港行列,广州港、深圳港的集装箱班轮航线通达120多个国家(地区)和300多个港口。

外企投资布局看好广东

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巴斯夫亚洲大型项目总裁林汉平分享了落子广东、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合理布局的故事。

林汉平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化学品公司,巴斯夫正在湛江市建设总投资额约为100亿欧元的一体化生产基地。这是巴斯夫史上最大的单笔投资之一,建成后也将是巴斯夫在亚太地区最大的一体化基地。

巴斯夫湛江一体化基地。

南都记者注意到,除巴斯夫外,近年来,一批外资龙头企业亦纷纷在粤布局创新研发中心,或依托在广东的产业链及创新研发团队辐射华南乃至全球市场。外资企业的一次次选择,都成为广东创新氛围、产业基础、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解。

去年11月举办的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巴斯夫、埃克森美孚、辉瑞、特斯拉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参会,共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这是全球工商界对广东投下的信心票。

“我们用真金白银和实际行动证明我们投资广东、看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决心和信心!”量子高科(广东)生物有限公司母公司、英国泰莱集团(Tate & Lyle)亚太区企业事务相关负责人在参加招商大会时说。

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

西门子能源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素以开放包容著称,政府为持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出台政策举措,定期举行座谈会认真倾听企业声音。这种细节之处的用心,使我们对大湾区乃至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

万亿资金的签约项目,折射出广东新质生产力积蓄的强劲动能正持续迸发,大湾区正呈现出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参与世界经济的积极面貌。

“在全球来看,没有几个区域,有这么多城市聚集,这么丰富的产业链、人才、基金汇集,这就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毕马威中国区副主席李嘉林感慨道。招商大会期间,众多企业纷纷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营商环境交口称赞。

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Harley Seyedin)告诉南都记者,商会《2024年华南地区经济情况特别报告》显示,75%的会员企业将华南地区的营商环境评为“优秀”或“良好”,其会员企业预留了超109.5亿美元的现金用于未来3至5年内再投资。

“商会研究显示,广州是目前中国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这源于广州拥有公平透明、充满发展潜力的营商环境,政策较为友善。”他说道。

在哈利·赛亚丁看来,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广东在简化行政程序、提高政策透明度和支持跨境金融一体化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此外,广东还通过推进数字化转型和发展绿色创新,巩固了其作为亚洲全球商业和创新中心的地位。

“巴斯夫看好中国,也看好广东、看好广东的未来。”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林汉平说,“我们与广东有着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稳”见高质量》专题报道

总策划:戎明昌 刘江涛

执行策划:王佳

统筹:南都记者 向雪妮

主笔:南都记者 韦娟明

本期采写:南都记者 焦明梁

编辑:韦娟明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穗籌建穗港澳協同創新中心 開展跨境成果轉化試點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