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侨报》讯 (记者:田牧晨)当地时间12月7日,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孔子学院教学点皮特什蒂大学(Pitesti University of Pitesti)筷子体验周活动圆满结束。该次体验周活动自12月3日开始至7日结束,历时五天。在过去近一周的时间里,同学们通过真实地体验和感受,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又更进了一步。
(组织学生观看筷子宣传片)
皮特什蒂大学汉语教师田牧晨组织学生观看央视拍摄的筷子的公益广告,借助短片向学生简单介绍了筷子在当代中国人生活中的文化意义。田老师对短片中出现的“启迪”、“传承”、“思念”、“守望”等文化符号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这些简短的故事让学生们对筷子背后所蕴含的身后的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紧接着,田老师向学生们讲解了筷子的由来,通过筷子的历史和发展轨迹帮助学生们了解筷子悠久的历史,借助中华饮食文化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人使用筷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介绍中田老师讲到了筷子的形状与中国的“天圆地方”的理念相关,并向学生介绍了中国“民以食为天”的理念。中国人称筷子为“一双”则是暗合阴阳学说,两根筷子“一动一不动”通阴阳协调之道。筷子的长度为“七寸六分”与人的“七情六欲”相吻合,使用筷子可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内心的欲望。学生们沉浸在与筷子有关的有趣故事中,对田老师提到的筷子蕴含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文化符号表示惊叹。
了解了筷子产生的历史和背后的文化符号之后,学生们对韩国和日本使用的筷子也产生了好奇。针对学生的这些疑问,田老师事先准备了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借助图片向学生介绍中、日、韩三国筷子的异同。三国筷子的对比从不同的饮食习惯出发,再到不同国家不同食材的对比,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帮助学生们很快地理解了中日韩三国筷子的差异。
在介绍完筷子的历史文化符号和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后,开始了正式体验环节。田老师向学生展示正确使用筷子的方式,并准备了不同形状的食物方便学生们练习。在经过一番“苦练”之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使用筷子夹起食物。随后进行的就是紧张有趣的“夹花生”比赛,两人一组,胜利者再次比赛决出最终胜者。学生们纷纷沉浸在使用筷子进行比赛紧张又欢乐的气氛中。
(激烈的夹花生比赛)
在紧张又欢乐的气氛中,本次筷子文化体验周接近尾声,志愿者老师向活动中的胜利者赠送筷子当作礼物。在活动的尾声,田老师借此机会就近期的“D&G”的“筷子事件”与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学生们纷纷发言,其中柏霖指出“筷子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标志,各国在文化交流的时候应该以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为前提。”学生们纷纷表示认同,将本次文化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本次“中华文化”筷子体验周的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筷子,不仅仅是简单的中国人的餐具,更是中国几千年灿烂饮食文明的见证者和传承者。筷子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文化符号,通过体验筷子让学生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他们正在接近中国人的日常生活。难能可贵的是,课后学生们自发地组织前往皮特什蒂的中餐厅使用筷子感受中国菜,从中国饮食中体会中国文化。更有学生表示自己在家几乎都是使用筷子吃饭,真切地感受到了筷子的方便和快捷。
(学生课后使用筷子体验中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