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南方网
南方网讯 (记者/何雅柔 通讯员/白露)8月28日,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的2022年粤港澳高校中医临床基础联盟首届教学研讨会暨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论粤港澳多学科融合虚拟教研室成立大会在广州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线上线下观看人数超过51万。
伤寒论粤港澳多学科融合虚拟教研室成立。
会议现场,与会嘉宾为伤寒论粤港澳多学科融合虚拟教研室成立推杆并授牌。虚拟教研室以李赛美教授为带头人,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伤寒论教研室为主体,和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经典教研室联合共建虚拟教研室,融名师培养、资源共享、研究创新、互助共赢的线上线下混合高端智能经典临床教学研究平台。
李赛美教授发言。
在研讨会上,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熊继柏、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光荣三位国医大师,分别从“辨证施治”、“经典教学”、“学习经典”等不同方面,剖析中医经典方剂的重要性,探讨中西医临床的异同,强调中医临床的重要性、独特性。弘扬中医文化,让经典回归临床。
院长论坛部分,来自香港浸会大学副院长李敏、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朱依谆、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姜元安分别介绍了港、澳中医发展历史及中医药教育发展现状。基于港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因素,三位院长都强调了中医药的英文教学、海外教学,旨在实现对传统学科的创新探索,培养更多的海外人才,助力中医文化“走出去”。
在成果交流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的专家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结合自身和团队多年来在临床课程构建的成果,分享了“六梯级”《伤寒论》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对伤寒论课程构建提出中肯建议。她引用国医大师邓铁涛的话“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临床上能否实用,这是最重要的”,特别强调教学中临床实践的必要性。
大会得到了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粤港澳多所大学的支持,联盟成员将整合粤港澳中医教学名师,打好组合牌,中医传承疗效牌,为疫情下的广东做好人才储备,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会议现场,与会嘉宾为伤寒论粤港澳多学科融合虚拟教研室成立推杆并授牌。虚拟教研室以李赛美教授为带头人,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伤寒论教研室为主体,和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经典教研室联合共建虚拟教研室,融名师培养、资源共享、研究创新、互助共赢的线上线下混合高端智能经典临床教学研究平台。
李赛美教授发言。
在研讨会上,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熊继柏、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王庆国、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光荣三位国医大师,分别从“辨证施治”、“经典教学”、“学习经典”等不同方面,剖析中医经典方剂的重要性,探讨中西医临床的异同,强调中医临床的重要性、独特性。弘扬中医文化,让经典回归临床。
院长论坛部分,来自香港浸会大学副院长李敏、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朱依谆、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姜元安分别介绍了港、澳中医发展历史及中医药教育发展现状。基于港澳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因素,三位院长都强调了中医药的英文教学、海外教学,旨在实现对传统学科的创新探索,培养更多的海外人才,助力中医文化“走出去”。
在成果交流会上,广州中医药大学、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的专家展示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广州中医药大学李赛美教授结合自身和团队多年来在临床课程构建的成果,分享了“六梯级”《伤寒论》课程体系构建与应用,对伤寒论课程构建提出中肯建议。她引用国医大师邓铁涛的话“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临床上能否实用,这是最重要的”,特别强调教学中临床实践的必要性。
大会得到了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粤港澳多所大学的支持,联盟成员将整合粤港澳中医教学名师,打好组合牌,中医传承疗效牌,为疫情下的广东做好人才储备,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