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回溯英雄路:《华侨女英雄李林》电影创作研讨会盛大召开

Z世代请回答 | 逐梦大湾区,台青实现了哪些“小确幸”和“大梦想”?

回望欧洲|年终大片:政坛洗牌向右转 内外交困寻答案

【大美广东】Nansha Water Town cultural experience activities were held at the Guangzhou Cultural & Arts Centre, attracting people to experience the charm of Danji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南沙水乡文化走进广州

时政微纪录丨琴澳和鸣 共谱发展新篇

著名国画家李巍:逸笔天趣 真思卓然

元首会晤后中美三次互动,注意看这个词

发布时间:   来源: 欧洲侨报

11月18日晚,商务部发布了一则简短的消息:

 

11月18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泰国曼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应约会见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之后,双方对共同关心的中美经贸问题和多边、区域经贸问题,进行坦诚、专业、建设性的交流。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

 

看到这则消息,谭主的第一感受是,两国经济团队最近的对话接二连三,很频密。

 

在此之前,央行刚宣布了行长易纲与美国财长耶伦举行的会见。当天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会见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和其率领的美企业代表团的消息也对外释放。

 

频密,本身就是信号。

 

这些会见的契机,消息里说得很明确了,正是落实中美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的共识。中美双方经济团队如此快速高效地面对面沟通,近几年来看,并不多见。

 

这其中,当然有两国经济团队共同参加多边会议的便利条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所长梁明告诉谭主:

 

在中美两国都完成了国内的一些重大政治议程之后,中美关系存在一个企稳的机会窗口,两国需要合作的动力空间也就更大了一些。

 

“交流”的修饰词也在传递变化。

 

可以对比看看戴琪自2021年3月17日正式上任以来,与中方的三次交流:

 


||第一次交流,在2021年5月27日,是“坦诚、务实、建设性”的;

 

||第二次交流,在2021年10月9日,是“务实、坦诚、建设性”的;

 

||第三次交流,也就是最近这次,是“坦诚、专业、建设性”的。


 

坦诚的态度和建设性的目标没有变,只有“务实”这个词,变成了“专业”。

 

什么叫“专业”?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周密告诉谭主:

 

“专业”就是不要把经贸问题政治化,不要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而去污名化或者是扭曲实际的经贸行动。大家要根据市场经济规律,根据我们已有的国际规则来处理当前的分歧,去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这个观点,美国企业界其实也很认同。

 

谭主跟刚刚与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会见的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艾伦,聊过多次。最近一次交流,他直言不讳地说,把国家安全泛化到原来不被认为是国家安全敏感的行业,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无论是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科技制裁还是双向投资限制,无一不是把意识形态凌驾于经济问题之上。让专业的事情回归专业,这个道理,不难懂。

 

不过,为什么现在美方开始意识到了“专业”的重要?

 

算算时间,中美经贸摩擦到现在已经四年了。

 

这四年风风雨雨,变化实在太多。但无论是一开始加征关税,还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还是到现在地区冲突引发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多重危机,始终不变的,是中美贸易剪不断的关系。看一组数据:

 


||2020年,中美贸易额同比增长8.3%;

 

||2021年,中美贸易额同比增长28.7%;

 

||今年前10个月,中美贸易额同比增长5.1%,达到6398.3亿美元。


 

再看看艾伦率领的企业代表团的动作,也能说明问题:嘉吉,今年连续几个月持续宣布增加对华投资。埃克森美孚,在中国投资的广州重大石化项目开工,成为美国企业在中国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

 

这些数据和行动反映的,是全球两大经济体停止经贸活动的不现实。

 

下一步,就是在不能“脱钩”的宏观认识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

 

这也是理解本次通话“专业”所在的另一个线索,空间。

 

可以看看戴琪三次与中方交流的内容变化:

 


||2021年5月,双方第一次交流的具体内容,提到了发展双边贸易;

 

||2021年10月,第二次交流的内容有三个方面,主题基本是围绕中美经贸关系;

 

||这次就不一样了,消息稿说得很具体,中美不仅讨论了中美经贸问题,还讨论了多边和区域经贸问题。


 

中美经贸层讨论维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对外展示得正越来越明显。讨论中美经贸问题,着眼点还有区域和全球。

 

区域很好理解。

 

本次会见,是在APEC期间。亚太是个什么地方?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梁明告诉谭主:

 

中美同处亚太区域,都与亚太国家贸易往来密切,但美国提出所谓“印太经济框架”对抗中国,中美不会不聊聊如何协调区域贸易政策。

 

区域贸易政策,本来是为了促进共同发展,跑偏的“印太经济框架”,自然难以如愿。

 

“印太经济框架”的成员国日韩,最大的贸易伙伴都是中国,东盟十国与美国的贸易额仅占东盟十国与中国贸易额的43.7%。

 

这么来看,专业,不应该是不计成本放大分歧,而应该是寻找区域的共同利益。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告诉谭主:

 

包含中美在内的亚太地区的供应链合作是非常密切的,在电子、机电、汽车、新能源等很多产业的产业链上都有非常突出的体现。

 

不久前,美国宣布“豁免”东南亚四国的光伏组件关税。表面上,这和中国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在这个区域内,光伏产业链的上下游已经形成了互补的分工协作,东南亚国家和中国在这条链条上环环相扣,不是外力能轻易拆解的。

 

强化新能源转型的美国,更是依赖于这一供应链的充分供给。

 

这就是中美经贸关系在区域连线成网的底色所在。

 

再放眼到全球,屠新泉还分享了一个细节:中美经贸关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对全球多边经贸体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结束的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中美之间的合作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场会,正是中国商务部率领的团队赴日内瓦参加的。

 

会议持续了6天,达成了世贸组织过去9年内的首份多边协定。并且,围绕全球最紧迫的粮食危机,也形成了两份重要文件。

 

这些用专业和理性促成的合作成果,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回过头来看,中美谈到现在,从战略上讲,双方的原则彼此都已经很清楚了。

 

而从战术上讲,一些核心经贸问题的分歧肯定会越来越专业化,双方聊得越专业,也意味着越在深入沟通,切切实实去真正解决问题。

 

把分歧从意识形态对立的战略层面落实到具体务实的战术层面,这是好事,更是智慧。

上一篇:军事热线接通前,日本理应摆正自己的位置
下一篇:《中国,新的征程》媒体看片会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举办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