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为总台2026年米兰冬奥会国际公用信号制作团队颁发制播牌证

哈尔滨文创产品玩出新花样!亚冬会点燃冰雪旅游热

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非遗英歌×美式摇滚,我们一起仰望星空

【雲上嶺南】Chinese New Year in Salamanca 萨拉曼卡的中国年

【大美广东】Spring Festival by the Sea | Hometown in Fireworks 海边的年|烟火里的家乡

多样的文明 创造世界共同的未来

发布时间:   来源: 欧洲侨报

  (来源:中国侨网)敦煌是古代中国认识世界的前沿,也是当时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之一。在这里,来自印度、希腊、波斯等国家和中亚地区的文化,与中国文化平等对话,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使其成为中西文明交往的样板。图为敦煌莫高窟第320窟的壁画。

  斯芬克司(狮身人面像)位于埃及哈夫拉金字塔附近,长约57米,高约20米,据说由一块巨石雕成,象征法老威严,是古埃及文明最有代表性的遗迹之一。图为古埃及斯芬克司。

  《汉穆拉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象征。这座在公元前18世纪建造的玄武岩石碑,上端有汉穆拉比从太阳神沙马什手中接受权杖的浮雕像,下面用楔形文字铭刻法典全文。法典除序言和结语外,计有3500行、282条,包括诉讼手续,财产权,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继承以及买卖奴隶等内容,是迄今世界上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法典。图为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的《汉穆拉比法典》。

  印度阿旃陀石窟凿于一处马蹄形暗色岩陡崖上,其形成年代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5至6世纪。它集古代建筑、雕刻、绘画之大成,融佛教信仰、文化变迁、社会生活于一体,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饱含深厚的历史底蕴。图为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拍摄的阿旃陀石窟外景。

  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与欧洲的文明交流互鉴源远流长,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繁荣发展留下无数佳话。歌剧《图兰朵》讲述了一个西方人想象中的东方传奇故事,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中国和意大利的表演艺术家,以京剧表演艺术和现代舞美设计重新演绎《图兰朵》,广受好评。图为2019年2月5日,实验京剧《图兰朵》在意大利罗马上演。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命题,这个命题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理解全世界日益成为命运相关的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从文明演进的角度,试图说明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属性;二是近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历史日益转变成“世界历史”,多样的文明愈来愈承担着共同的使命,即构建人类共同的家园。

 

上一篇:瑞士有个蒙德勒小镇 在这里感受惬意生活
下一篇:莫奈名作《乾草堆》破纪录8.6亿成交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