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葡萄牙语版)在巴西主流媒体播出

时政画说丨从大河到大洋

共繪新篇章!慶祝中巴建交50周年人文交流活動在巴西利亞舉行

深港文化共融,书香传递无界

万里为邻,望之可亲

港深地名故事分享会 从地名探寻港深历史文化

機遇香港之跨境協作|余凌曲提三建議 倡粵港共促金融開放

发布时间:   来源: 欧洲侨报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昌鴻 深圳報道)香港作為亞太地區重要的金融中心、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是外界通往內地的橋樑,也是支持內地企業融資和創新的重要市場。2023年10月底舉行的中央金融會議強調「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我國實施金融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執行所長余凌曲指出,進入新時期,隨着中美博弈加劇、全球供應鏈產業鏈變革調整、中國實施人民幣國際化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等新形勢的發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面臨新挑戰、新機遇和發展戰略的轉型。他建議,粵港可通過制度創新,聯手共建全球金融中心,並爭取大灣區在資本項目和兩地共享金融市場等方面先行先試。

余凌曲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出,近年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總體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國際金融機構高度集聚,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財富管理等領域在亞洲乃至全球保持領先地位,金融業支柱地位不斷增強,離岸人民幣市場蓬勃發展,綠色金融、數字金融創新引領全球,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穩中有進。

但他同時指出,新形勢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也面臨着重大風險挑戰。美國西方制裁打壓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已經出現「失速」問題,恒生指數連續四年下跌,港交所IPO集資額創下近20年歷史新低;西方對華「脫鈎斷鏈」弱化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功能,中西方貿易、投資等活動增速減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作為中西方橋樑紐帶功能可能出現顯著弱化。

港經濟體量細 廣東省助補足

相比其他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經濟體量偏小,這限制了香港金融業的發展和金融中心地位的提升;香港本土的金融機構實力較弱,幾乎沒有排名全球前列的本地金融機構。余凌曲認為,深化粵港金融合作,聯合香港和廣東的力量,各自發揮在金融中心建設方面的優勢,相互彌補劣勢及不足,對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建設全球性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極強。在金融產業規模上,僅深港兩地金融業增加值加總就超過了倫敦,「大灣區資本市場」總市值則大大超過東京、倫敦等城市,僅次於紐約,同時廣東省龐大的經濟體量、活躍的科技創新也可彌補香港在實體經濟方面的不足。

對此,余凌曲提出三個建議,一是廣東與香港在「一國兩制」原則下共同論證「粵港共建全球金融中心」的戰略意義、長遠目標和可行路徑,推動「粵港共建全球金融中心」成為國家金融改革發展領域的重要戰略;二是建立健全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一體化協調機制。在中央層面建立「大灣區金融市場一體化部際聯席會」,引進廣東省政府、香港特區政府以及深圳、廣州市政府作特別會員,形成央地協同推進合力,及時有效解決合作中的制度障礙問題;三是爭取金融開放政策在大灣區先行先試。

研人民幣賬戶「內外分離」

他認為,圍繞粵港在金融合作和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中面臨的障礙和問題,可在國家金融開放整體大局中爭取以下政策先行先試:

支持大灣區內地金融機構探索「內外分離」人民幣資金運營體系。如,在不影響我國資本項目管制有效性的條件下,允許大灣區內地金融機構開設內外分離型人民幣離岸賬戶,實行在岸、離岸賬戶分離,並使用離岸賬戶直接參與香港離岸人民幣貨幣及外匯市場。

再就是,支持大灣區在資本項目領域先行先試。如,針對廣東省實體產業發展需求,給予粵港之間專門外債額度,不受國家外債外匯統一管理制度管理,允許香港金融機構或直接由市場為大灣區內地企業提供融資支持。

另外,支持大灣區互設金融機構共享金融市場。如,借鑒歐盟經驗,探索在大灣區實施「單一通行證」制度(在一國獲得金融許可證,通過監管合作自動獲得另一國金融許可證),支持互設金融機構分支機構和跨境開拓金融業務。

建設「境內離岸金融市場」對接國際

余凌曲認為,從國際經驗來看,自貿區、自貿港在金融領域的創新作用就是打造一個「有別於境內金融制度體系」的「境內離岸金融市場」,金融創新更加便利,資金流動更加自由,同時在優惠稅收、靈活監管的支持下,實現與國際金融市場更好對接。

開發專屬賬戶系統 監測跨境資金

粵港可以借鑒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開發自由貿易賬戶實時監測管理信息系統(FTZMIS)的經驗,開發專屬的自由貿易賬戶信息系統,對大灣區跨境資金流動「逐筆」實時監測,跟蹤跨境資金流動的方向和目的地,為事中事後風險監測管理建立基礎;廣東還可以借鑒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經驗,推動央行指定中資銀行廣東分行作為前海FT賬戶離岸人民幣的清算機構接入內地CIPS系統和CNAPS系統,建立專屬的離岸人民幣清算機制,為企業提供高效率、低成本、有國際競爭力的結算清算服務。

前海成為深港金融業合作的重點區域,助力香港金融業發展。
構建統一規範「離岸金融」統計體系
另外,是支持重大合作平台開展「境內離岸」制度創新。支持前海、橫琴等合作平台以修法、創法等方式持續探索「境內離岸」制度創新,對標借鑒迪拜、香港、新加坡等自由貿易港的開放形態和國際經貿規則,在跨境資金流動、註冊商事主體、執業資格互認、金融人才出入境、要素跨境流動、數據跨境聯通、稅收優惠減免、投資者隱私和商業秘密保護等方面開展制度創新和政策突破,吸引香港及全球資本、人才、技術等資源高度集聚。

三是在全國率先構建統一規範的離岸金融標準和統計體系。借鑒國際經驗,構建適合發展實際的「離岸金融」統計體系,將現在無離岸之名,但有離岸之實的金融業務逐漸「正名化」,梳理離岸金融產品種類,將各種隱性的境內離岸業務顯性化,更好把握境內離岸市場的真實狀況。

比如,現在FT賬戶同時包括居民和非居民(而國際上IBF、JOM、ACU等離岸賬戶不允許居民開賬戶),居民利用FT賬戶開展不以進入境內在岸市場為目的的融資,從本質上來講也屬於「離岸金融」,但這和國際通行規則(國際以非居民定義離岸金融業務)不一致。通過統計體系建設,可以把有爭議、與國際準則不一致的地方明確下來,便於後續業務正常開展。

企業互相布局 深港經濟融合度高

深港作為兄弟城市,多年來兩地互相融合發展,互相支持和促進,在先行先試金融市場一體化方面最具可能性。改革開放之初大量的港企北上深圳投資發展三來一補業務,為深圳經濟發展打下了厚實的基礎。深圳的快速發展也孕育一批企業,這些企業發展壯大後赴港上市,如騰訊、中國平安、招行、比亞迪等,都是港股許多行業的龍頭股和權重股,成為促進了香港金融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深圳在港上市公司總量近120家。

眾安總部在港 技術中心在深圳

多家深圳金融也到香港開設公司,而同時為了發展內地業務,香港金融機構如東亞銀行、恒生銀行、滙豐銀行等也在深圳開設分行。可以說,深港兩地金融發展起到協同和互補的作用。眾安國際在香港從事數字銀行業務,公司總裁許煒表示,眾安國際總部在香港數碼港,公司將技術中心設在深圳,是看好深圳作為全國高科技創新中心,金融科技產業具優勢,可實現深港兩地金融發展的互補。

另外,深圳作為全國首批試點數字人民幣應用的城市,目前無論是應用場景、商家數量等均十分豐富和龐大,去年底加入受理商戶超過300萬。由中國銀行深圳分行率先推出的數字人民幣硬錢包,吸引了大量港人北上使用,用於購物、消費和交通出行等。

數字人民幣 深圳應用場景龐大

最近香港金管局擴大數字人民幣在港試點,借助跨銀行轉賬系統「轉數快」,可在本地17家銀行給錢包充值,支持雙向跨境支付,進一步擴大數字人民幣在香港的試點範圍。

余凌曲表示,深圳數字人民幣應用領域從消費到預付費和小額貸款等眾多場景,深圳的相關經驗可以供香港借鑒,無論是港人在深圳使用數字人民幣硬錢包還是本地使用數字人民幣消費,此舉均有利培養港人使用數字人民幣習慣,當越來越多港人有數字人民幣賬戶和更多消費場景使用,此舉將有利促進香港創造數字人民幣場景和生態建設,進而有利促進香港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地位鞏固和提升。

倡內地金融企業以港為基地走出去

在進一步優化粵港金融合作機制方面,余凌曲建議,支持金融機構和人才以香港為基地發展國際業務。出台專項「金融走出去」相關政策,改變以往「單邊」從香港引進金融機構、利用香港金融市場等金融合作思路,支持廣東省內優秀的金融機構以及深交所、廣期所等利用香港國際平台開拓國際化特別是「一帶一路」地區金融業務。借鑒「深港澳金融科技師」成功經驗,按照國際高標準推動金融從業資格互認和人才培養,為國際金融業務開拓提供人才支撐。

加強大灣區綠色金融發展

另外,加強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特色金融協同發展。完善大灣區信息互通共享,依託大灣區綠色金融、數字金融(金融科技)等產業聯盟,充實金融機構、學界、第三方機構及優質實體企業等會員,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探索制定大灣區統一的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國際標準,在相關新興金融領域率先探索制定大灣區標準,成熟後再推廣至國內乃至國際。加強大灣區特色金融領域人才培養和產業資源共享,如可以結合深圳信息技術產業優勢和香港國際金融優勢,形成更強大金融科技產業鏈。

支持香港打造風險管理中心

還有就是,推進以跨境監管合作、風險管理促進市場互聯互通。深化與香港金融監管合作,加強對跨境資金流動的監測分析和宏觀審慎管理,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妥有序推進金融科技跨境創新合作。探索構建與香港及國際接軌的金融規則和司法體制,如探索在金融審判、仲裁、糾紛解決中採用香港法律和糾紛解決機制。推進與香港合作發展各類風險管理業務,針對大灣區建設及「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各類風險,提供保險、衍生品等風險管理產品和服務,支持香港打造風險管理中心。

同時,借鑒上海陸家嘴論壇、北京金融街論壇等論壇經驗,廣東可以攜手香港共同舉辦高級別金融展會和論壇,打造金融領域全新的國際性、高層次對話平台,促進和深化金融領域的全球對話與合作,提升「粵港全球金融中心」的國際影響力。

(來源:香港文匯報A04:要聞 2024/06/27)
上一篇:恰逢嫦六「回家」 550名香港師生珠海探太空奧妙
下一篇:(有片)一家親 好温馨!當台灣同胞遇上遼寧大爺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