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内江头条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内江,那肯定是“甜”。7月6日,“行走中国·2024海外华文媒体高层川渝行”华文媒体采访团走进市中区龙门镇汉安糖草·甜源蔗乡、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项目、威远县黄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地,仔细品味内江甜。
看市中区龙门镇汉安糖草·甜源蔗乡——
进入炎夏,龙门镇的土地里,成片的甘蔗苗已有半人高,不出意外,到年底成熟后将被收割榨汁做成各类蔗糖食品。
“红糖玉米酥,这个美味组合很特别!”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客人介绍,汉安糖草·甜源蔗乡以“蔗糖”为媒,致力于开发拳头产品、热门产品,不断寻找利润增长点,从最初生产古法红糖、鲜榨甘蔗汁等至今,已拥有红糖玉米酥、花生酥、芝麻饼以及甘蔗酒等各类产品20余种。
在研发新产品的同时,汉安糖草还结合内江制糖业的发展史积极开发文旅研学项目,研学基地目前设有种植、采摘、熬制红糖、蔗渣造纸、扎染等体验项目,着力打造以甜文化为内涵,集科普、参观、体验为一体的高品质、综合性全产业链研学基地。
看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项目——
走进企业,一丝丝甜蜜的气味弥漫每一个角落。全密闭的制作车间内,各类机器人按照指令忙碌生产,偌大的现场仅需几名工作人员在一旁观察操作。这是泰国天丝集团在中国落户投资规模最大、产品产线最多、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红牛饮料生产基地。
进入7月,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项目在内江已投产半年,随着一件件罐装红牛饮料从全自动生产线下线、打包、入库,内江产的红牛饮料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品味到了“内江甜”。
按照计划,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项目占地约400亩,总投资20亿元,布局5条生产线,设计年产能14.4亿罐,项目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将达50亿元。
看威远县黄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碾料、炒料、拌料、切料、包装……企业车间内,生产线高速运转,现场甜香四溢。
与天丝红牛智能化生产不同,这里的生产为传统技艺和现代化设备的共同加工。一块块“黄老五”花生酥、米花酥、锅巴酥、麻花酥及各类坚果乳酥等产品,从这个占地面积106亩的生产区域流向市场、走出国门。
通过实体店和强大的电商平台,产品市场覆盖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黄老五食品不仅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更是内江当之无愧的“甜味+”食品企业。
追问?“内江甜”从何说起——
内江“甜味”悠长,隋唐时就有种植甘蔗的记载,清代时同福建、台湾并称全国三大糖业基地,民国初期糖产量占全川70%、全国48.46%。
追根溯源,1716年值得被记住。那一年,来自福建的曾达一将家乡的甘蔗带到内江,在当时的龙门乡梁家坝开始种植甘蔗,随后曾氏因糖致富,并带动周边乡邻竞相种植,内江300年糖业发展史就此拉开序幕,“甜城”之“甜”源源不断。
新中国成立后,内江糖业迎来大发展,在国内外具有更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新中国编辑并正式出版的1979年版《辞海》第439页中,载入“甜城”一词,“甜城内江”得到正式认定。
巅峰时,内江的糖坊和漏棚可谓“星罗棋布”,达到3000多家,有“三里一糖坊,五里一漏棚”之说,本地的甘蔗种植面积高达22.2万余亩,“甜城”美誉由此声名鹊起。
内江糖业多次迎来发展高峰,从依托产糖衍生物开办现代化酒精厂,再到内江糖厂建成投产,内江糖业见证了内江城市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的历史。
起笔!全面续写以“甜”为主题的宏大“文章”。
在发展历程中,尽管内江糖业曾一度陷入困境,但“甜蜜”的基因却一直在内江人骨子里代代相传。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甜在内江”。
内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重要的交通物流节点,在发展食品和饮料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22年底召开的内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深挖甜城文化,做强“甜味+”产业,打造“中国甜食之都”。自此,内江开始正式“起笔”,全面续写这篇以“甜”为主题的宏大“文章”。
当前,内江正着力推动“甜味+”全产业链发展,大力打造“中国甜食之都”。在特色产品生产上,内江坚持统筹园区建设,完善园区相关配套设施,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将“甜味+”食品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之一。据统计,2023年,全市新增规上食品工业企业22户。
围绕招大引强添增量,内江正全力以赴抓项目,打造产业新名片,不断培育壮大“甜味+”产业,2023年以来,全市共实施“甜味+”产业项目40余个,竣工满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超50亿元。
来源:内江头条
看市中区龙门镇汉安糖草·甜源蔗乡——
进入炎夏,龙门镇的土地里,成片的甘蔗苗已有半人高,不出意外,到年底成熟后将被收割榨汁做成各类蔗糖食品。
“红糖玉米酥,这个美味组合很特别!”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客人介绍,汉安糖草·甜源蔗乡以“蔗糖”为媒,致力于开发拳头产品、热门产品,不断寻找利润增长点,从最初生产古法红糖、鲜榨甘蔗汁等至今,已拥有红糖玉米酥、花生酥、芝麻饼以及甘蔗酒等各类产品20余种。
在研发新产品的同时,汉安糖草还结合内江制糖业的发展史积极开发文旅研学项目,研学基地目前设有种植、采摘、熬制红糖、蔗渣造纸、扎染等体验项目,着力打造以甜文化为内涵,集科普、参观、体验为一体的高品质、综合性全产业链研学基地。
看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项目——
走进企业,一丝丝甜蜜的气味弥漫每一个角落。全密闭的制作车间内,各类机器人按照指令忙碌生产,偌大的现场仅需几名工作人员在一旁观察操作。这是泰国天丝集团在中国落户投资规模最大、产品产线最多、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红牛饮料生产基地。
进入7月,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项目在内江已投产半年,随着一件件罐装红牛饮料从全自动生产线下线、打包、入库,内江产的红牛饮料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人品味到了“内江甜”。
按照计划,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四川)生产基地项目占地约400亩,总投资20亿元,布局5条生产线,设计年产能14.4亿罐,项目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将达50亿元。
看威远县黄老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碾料、炒料、拌料、切料、包装……企业车间内,生产线高速运转,现场甜香四溢。
与天丝红牛智能化生产不同,这里的生产为传统技艺和现代化设备的共同加工。一块块“黄老五”花生酥、米花酥、锅巴酥、麻花酥及各类坚果乳酥等产品,从这个占地面积106亩的生产区域流向市场、走出国门。
通过实体店和强大的电商平台,产品市场覆盖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出口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黄老五食品不仅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更是内江当之无愧的“甜味+”食品企业。
追问?“内江甜”从何说起——
内江“甜味”悠长,隋唐时就有种植甘蔗的记载,清代时同福建、台湾并称全国三大糖业基地,民国初期糖产量占全川70%、全国48.46%。
追根溯源,1716年值得被记住。那一年,来自福建的曾达一将家乡的甘蔗带到内江,在当时的龙门乡梁家坝开始种植甘蔗,随后曾氏因糖致富,并带动周边乡邻竞相种植,内江300年糖业发展史就此拉开序幕,“甜城”之“甜”源源不断。
新中国成立后,内江糖业迎来大发展,在国内外具有更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新中国编辑并正式出版的1979年版《辞海》第439页中,载入“甜城”一词,“甜城内江”得到正式认定。
巅峰时,内江的糖坊和漏棚可谓“星罗棋布”,达到3000多家,有“三里一糖坊,五里一漏棚”之说,本地的甘蔗种植面积高达22.2万余亩,“甜城”美誉由此声名鹊起。
内江糖业多次迎来发展高峰,从依托产糖衍生物开办现代化酒精厂,再到内江糖厂建成投产,内江糖业见证了内江城市与产业发展高度融合的历史。
起笔!全面续写以“甜”为主题的宏大“文章”。
在发展历程中,尽管内江糖业曾一度陷入困境,但“甜蜜”的基因却一直在内江人骨子里代代相传。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甜在内江”。
内江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重要的交通物流节点,在发展食品和饮料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022年底召开的内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深挖甜城文化,做强“甜味+”产业,打造“中国甜食之都”。自此,内江开始正式“起笔”,全面续写这篇以“甜”为主题的宏大“文章”。
当前,内江正着力推动“甜味+”全产业链发展,大力打造“中国甜食之都”。在特色产品生产上,内江坚持统筹园区建设,完善园区相关配套设施,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将“甜味+”食品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之一。据统计,2023年,全市新增规上食品工业企业22户。
围绕招大引强添增量,内江正全力以赴抓项目,打造产业新名片,不断培育壮大“甜味+”产业,2023年以来,全市共实施“甜味+”产业项目40余个,竣工满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超50亿元。
来源:内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