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团合影。(丁洁芸 摄)
本网讯|24日下午,“2025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中原行”活动走进周口中心港。30家海外华文媒体实地探访这座内陆大港,近距离感受其通江达海的活力与潜力。作为沙颍河畔的千年漕运重镇,周口自古便是“漕运商贾云集”之地,如今这座承载着中原水运记忆的城市,正以现代化港口姿态续写通江达海新篇章。

起重机吊运集装箱高效运转。(丁洁芸 摄)
步入港区,中部作业区8个挖入式港池内秩序井然,千吨级货轮有序停靠,橙红色门式起重机高效吊运集装箱,工人在堆场间穿梭作业,机器与船舶声响交织,尽显港口繁忙景象。《中美商报》副社长夏善晨在接受采访时难掩赞叹:“没到周口之前,真不知道这里藏着这样一个天然良港!你看它江海联动,不光是中原地区对外货物交流的重要通道,更是人文交流、思想交流的重地。我特别期待港口能更好发挥优势,在中原地区对外联通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这片土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中美商报》副社长夏善晨接受采访。(刘畅 摄)
作为全国36个内河大港之一、河南省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综合港和集装箱港,周口中心港承东启西、连南贯北,货物集散覆盖中西部九省市及多个经济圈。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港口已开通23条国内集装箱航线、17条外贸接力航线,实现“箱通世界、货运全球”。2024年,周口港(含6个作业区)货物吞吐量达5205.6万吨,占全省85%以上;集装箱吞吐量16.3万标箱,同比增长54.7%,亮眼数据印证了其在内陆物流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聆听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刘畅 摄)
在小集作业区建设现场,媒体团看到一期工程13个2000吨级泊位已初具规模,施工人员正加紧完善配套设施。据了解,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061亩,设计年集装箱吞吐量100万TEU,计划 2025年12月完工;二期工程将新建9个2000吨级泊位,建成后可新增年通过能力74.5万TEU。“周口港的规划建设让我们看到内陆经济的新潜力。”不少媒体人实地探访后由衷点赞。
如今,周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已纳入2025年第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2025—2035年)》更明确将其打造为全省临港产业发展先行区。随着港口保税物流中心即将封关运营,40余家临港企业陆续入驻,这座内陆港正以更开放的姿态,为“豫货出海”“海货入豫”搭建高效通道,持续书写内河临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采写:刘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