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全力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报道   时间:2023-09-13 20:33:50






粤新办供图

      中国报道讯(陈伟赞 见习编辑陈若欣 报道)9月12日,从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省全力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高质量发展。出席发布会的有,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敏,省科技厅副厅长吴世文,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张柯。发布会由广东省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邓鸿主持。


粤新办供图

      邓鸿介绍,本场发布会是“高质量发展看广东”系列主题发布会第四场。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是中央着眼于新时代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大局的重要部署。近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充分彰显党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对广东工作的高度重视,赋予广东新的重大战略平台、重大发展机遇、重大使命任务。


 
粤新办供图

      朱伟介绍,按照《发展规划》部署要求,广东将深圳园区作为全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试验平台,全力做好各项指导支持工作,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抓好四个方面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一是突出互利合作,协同香港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坚持深圳园区与香港园区协同发展,强化“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统筹开发利用,形成协同规划、联合建设、共享成果的合作推进机制。联合香港园区建设国际一流的科研实验设施集群,积极引进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澳门大学集成电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港澳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开展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跨学科基础研究及技术攻关。聚焦信息、材料、生命科学与技术等重点方向,联手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平台,有力推动深港及大湾区应用基础研究能力跃升,更好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和规划发展北部都会区。

      二是突出创新应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中试转化基地。坚持“四个面向”,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实现从研发到工程化的中试转化,形成更多具有重大牵引和带动作用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成果。全方位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一批具备委托研发、中试验证、企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服务能力的产业功能型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打造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

      三是突出改革创新,构建国际化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加快建立与香港及国际全面对接的科研管理制度,构建高度开放的特殊监管体系,推动“分线管理”、“白名单”等政策尽快落地,促进人员、物资、信息、技术、数据等科研要素跨境高效便捷流动。进一步完善科研资源配置方式,在科研项目评审、经费支出、过程管理等方面合理借鉴香港及国际管理制度,构建最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则体系。用好对特定封闭区域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以及在深圳园区工作的香港居民免征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税负部分等利好政策,提升对高水平科研机构、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

      四是突出完善生态,打造集聚全球顶尖创新资源的科技合作平台。坚持做优环境与涵养生态相结合,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更加开放、包容、自由的创新生态体系。加强与全球创新城市之间的机制对接、平台对接和项目对接,深化科技资源共享和技术标准合作,推动更多国际性产业和标准组织落户。探索建立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引入国内外创业投资企业参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建设一批国际化高品质的科研生活社区,为香港及国际人才学习工作生活提供一流服务和环境。


粤新办供图

      黄敏介绍,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部署“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为高质量开发建设河套合作区按下了“加速键”。三年以来,深圳开展系列卓有成效工作:政策创新方面,出台科研政策包、产业政策包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支持计划。项目引进方面,正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过150个,初步形成信息技术、量子科技、生物医药等若干优势产业集群。空间整备方面,已整备改造约80万平方米高品质科研空间,11个专业园区陆续投入使用,正在加快将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打造成为开放层次更高、制度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科技创新高地。

      这次国务院出台《规划》,是赋予深圳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使命。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比珍惜中央赋予建设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的重大机遇,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贯彻落实《规划》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来抓。目前深圳市已制定了系列落实措施,下一步将全市动员、全力推动,加快推进《规划》的落实、落细。

      一是精心做好全市学习宣传贯彻。制定学习宣传贯彻《规划》的工作方案,学透、吃透《规划》各项内容;举办深圳园区重大项目开工仪式等一批重大活动;持续对接中央、省、市媒体发布各类解读评论和新闻报道,营造强大宣传声势,在此也诚邀各位媒体朋友到河套多走走,多看看,继续关注和宣传河套合作区,推动《规划》政策效应加速释放,持续扩大《规划》的影响力。

      二是全力推进重点任务落地落实。将持续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统筹推进机制,深圳市委、市政府已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下一步,将在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继续举全市之力推进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的建设。将围绕《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系统梳理其中的政策要点、改革举措和工作任务,形成实施方案,并建立任务清单,将《规划》细化为各个具体的平台、项目、政策、措施,市、区各单位也合力加快推进落实。

      三是健全完善规划政策支撑体系。正在加快制定深圳园区条例,通过特区立法将各项创新政策予以明确和法定化;主动加强与香港园区规划衔接,编制出台深圳园区空间规划,强化地上、地下空间规划的开发利用,特别是因为河套面积不是特别大,地下空间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所以强调做好地上、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出台深圳园区交通规划,畅通深圳园区内外交通网络;编制出台深圳园区科技创新规划,建设一批与香港园区重点关注领域紧密关联的重大协同项目。

      四是加快构建区域内外联动格局。《规划》发布后,李家超特首第一时间表态支持,陈国基司长也参加了9月5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表示香港园区的建设将提速、提量。下一步,将紧紧围绕协同香港推进国际科技创新这一主要任务,坚持“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协同发展;还将积极携手深圳光明科学城、西丽湖科教城等重大原始创新平台,努力让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河套合作区试验、转化、产业化,争取将河套合作区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粤新办供图

      吴世文在回答提问时表示,河套在粤港科技合作中具有重要意义、重要地位。省科技厅高度重视与香港的科技创新合作,成立了粤港科技创新合作专责小组。

      一是推动科创资源不断集聚。广州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在河套合作区成立“广州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建设加速推进,省政府每年支持2个亿,稳步实施量子科学专项,第一批6个项目其中一半是由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香港高校牵头。鹏城实验室继在河套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后,又在河套地区建设实验平台为深港高校,开展相关研发合作提供实验条件。据初步统计,目前累计推进高端科研项目150多个,初步形成香港高校、“量子谷”、生物医药、“湾区芯谷”、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能源科技等“六大科创集群”。

      二是推动创新要素流动共享。在河套合作区的带动下,深入推进粤港“人往来、钱过境、税平衡、物流通”取得积极进展。截至目前,全省财政科研经费跨境拨付累计超过3.7亿元;重大创新平台的科研用物资跨境高效流动改革试点顺利推进。散裂中子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港澳开放。比如以散裂中子源为例,散裂中子源目前内地用户申请成功率不到30%,因为它供不应求,但是香港用户申请的成功率则达到56.8%,我觉得一方面香港高校基础研究能力很强,同时也体现了广东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香港的支持。

      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在国家支持下,加强省市区联动和部门协同,在全省科技创新整体布局中加大对河套的支持力度,推动合作区发展规划落地落实。

      一是强化科研攻关。督促实施好合作区已布局的系列科研项目,支持粤港创新主体围绕国家需求,发挥河套政策优势,联合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合作区打造成为重要原始创新策源地。

      二是打造一流科研环境。将在河套布局更多重大科研技术合作平台,强化粤港科技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和创新协同,持续推动科研资金、仪器设备、数据资源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开放共享,营造更加国际化的科技创新生态。

      三是凝聚一流国际人才。将推动细化人才往来高度便利化举措,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充分发挥系列优惠政策的引导效应,面向全球吸引高水平人才和团队落地合作区,将合作区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人才的向往地。


 
粤新办供图

      张柯透露,科技创新是深港合作的“最大公约数”,近年来,海关紧紧围绕合作区深圳园区“一心两翼”的总体空间格局,提前派员入驻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为科研机构和企业办理通关、保税、车辆管理等五大类共43项业务提供服务。海关还专门组建了合作区服务专班,主动对接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科研机构及企业,就注册登记、账册建立、设备免税进口通关等科研主体高度关注的问题,提供精准帮扶。接下来,海关将全面贯彻落实《规划》部署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促进创新要素跨境有序流动。依托深圳园区独特的“平台”和“通道”,建立了科研机构“白名单”制度,对日常往返园区工作的“白名单”内的科研人员及其随身携带物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充分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优势,协同深圳市政府做好园区重点项目入驻和设备物资进出等帮扶工作,压缩审批、查验、核销、后续监管等办理时效,确保管得住、放得开、通得快。

      二是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围绕建设“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的发展定位,主动对接深圳园区产业发展需求,充分挖掘海关监管政策和便利措施潜力,按照边研究边落实的思路,推动系列政策在深圳园区先行先试,形成“改革探索+示范带动”良好效应。

      三是推进智慧海关建设赋能合作区发展。按照海关总署统一部署,把深圳园区海关监管模式作为智慧海关建设的重要应用场景,在福田保税区现有政策功能的基础上,赋予与深圳园区功能相匹配、针对性强的措施。

      海关将坚决落实国务院《河套规划》,围绕支持深港科技创新这个主题,认真研究促进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建议,密切与牵头部门会商,为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新标杆和国际科技创新高地发挥海关应有的作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时政微纪录丨百年船政传佳话 中法交流谱新篇 时政微纪录丨百年船政传佳话 中法交流谱新篇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