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新闻眼丨从习主席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里,读懂“何以中国”

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家致以美好的祝福

金句来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

用音乐邂逅最美的湾区!《扬帆远航大湾区——2025新年音乐会》即将呈现

今晚播出!《启航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节目单公布

超全汇总!珠三角各地跨年活动大放送,一起迎接2025

大文智庫|如何破解大灣區醫療融合難點?多位香港內地業界專家學者建言獻策

发布时间:   来源: 大公文匯網
      「香港大講堂」2024年第一期「如何破解大灣區醫療融合難點」研討會1月10日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舉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少權 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義昊、吳俊宏、陸九如)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智庫、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研究部主辦,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香港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作為支持機構的「香港大講堂」2024年第一期「如何破解大灣區醫療融合難點」研討會1月10日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舉行。研討會邀請了來自香港與內地多位重要嘉賓,他們多年來深耕區域發展研究,或長期服務於大灣區專業醫療服務一線,結合自身經歷,圍繞如何破解大灣區醫療融合難點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議和看法。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總編輯張國義出席研討會。(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少權 攝)
      主辦機構表示,是次研討會旨在通過剖析大灣區醫療融合難點,反映一線實際情況,為推動政策研究提供決策建議,供決策部門參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總編輯張國義在研討會前會見了與會嘉賓,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編輯王欣之、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平、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伍慶致辭。
      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平博士出席研討會。(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林少權攝)
      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平博士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提出五年,社會需要思考過去一段時間,粵港澳三地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及改進方式。此次研討會聚焦健康、醫療、衞生這一具體而實在的問題,相信嘉賓們在探討的過程中一定可以取得成果。他指出,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聚焦研究香港、澳門及大灣區建設,對國家相關決策提供建議,同時也將研究成果服務於香港、澳門及大灣區。在研究過程中找準香港急需破解的難題,找準國家需要,並透過與澳門及廣州市合作,共同來推進區域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伍慶博士出席研討會。(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林少權攝)
      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伍慶博士表示,希望粵港兩地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在涉及經濟、社會、科技、民生等重大領域開展共同研究,互相學習和借鑒,為兩地提供更全面、更多元的政策及建議。相信通過兩地智庫的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可以促進雙方的學術進步和知識創新,共同提升兩地在研究領域的廣度和深度,為大灣區的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社會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智力支持和決策建議。

      研討會期間,廣州市社科院與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智庫簽署並交換合作備忘錄,共同推動大灣區城市間的多元交流與合作研究。
      「香港大講堂」2024年第一期「如何破解大灣區醫療融合難點」研討會1月10日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舉行。(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少權 攝)
      來自香港與內地的八位醫療界專家學者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他們對大灣區醫療融合難點及問題的看法和建議。他們希望促進內地和香港在醫療方面的合作,達到雙贏結果。
      林哲玄認為,大灣區醫療融合正回應了人民的醫療需求。(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少權 攝)
      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認為,大灣區醫療融合正回應了人民的醫療需求,同時亦能促進生命科學研發、增進兩地醫療交流、人員培訓,向國際接軌。他提到現時港人到內地就醫的難點,例如報告和底片電子傳輸來港時,數據流通需要政策配合;服務品質監控、併發症的處理、緊急醫療運送。另外,有港人長時間在內地居住,患有長期病患且經濟能力一般,需要有適度的政府的醫療補貼。特區政府今年擴大長者醫療券於大灣區適用範圍,新增約5間醫療機構作試點,惟林哲玄認為這遠遠不夠,應該增加醫療券的可用性,以及增加使用點。他亦希望,由特區政府以行政方式規定自願醫保計劃可在指定使用點報銷。
      樊敬文醫生闡述了醫衞局衞生政策方面跨境醫療的協作。(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少權 攝)
      醫務衞生局局長辦公室高級顧問樊敬文醫生闡述了醫衞局衞生政策方面跨境醫療的協作。他指出,醫療券在2017年首次引入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使用,經多年運營經驗來看,這對香港市民來說是非常好的政策,今年局方希望增加幾個試點,讓更多大灣區香港居民享受政策對他們帶來的好處。他強調,「醫療券並不是單單拿一個券換成現金去看醫生那麼簡單,中間涉及了不同方面,包括報銷方面」。樊敬文還表示,在跨境救護車直通服務方面,醫衞局正在與深圳市和澳門特區政府商討有關機制的詳細安排,解決需要在關口轉乘救護車的額外風險。

      樊敬文提到,特區政府正研究於河套區建立「大灣區國際臨床試驗所」,便利兩地園區人才、數據、樣本的流動,「希望可以利用這些便利,能夠把我們的數據庫、樣品庫放在一個區域裏面,共同研究,推動醫療科技的發展」。
      曾志文指出,現時跨境醫療服務需求龐大。(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少權 攝)
      香港工聯會大灣區社會服務社總幹事曾志文指出,常居內地港人超過53萬,面對內地醫療費用高,欠缺合適藥物的問題,跨境醫療服務需求龐大。她建議將「特別支援計劃」恒常化,增加支援科目,並擴大資助範圍至包括專科手術;優化及擴展「港澳藥械通」;促進跨境醫療病歷互認;檢討醫療券適用範圍,擴大至灣區內地九市三甲醫院,並容許用作購買內地醫保;鼓勵港資醫療機構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開設分院。
      覃劍希望,灣區能進入一個系統協同各方。(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少權 攝)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覃劍博士認為,促進灣區醫療融合涉及各種問題,例如非醫療領域的數據安全問題,需要更多政府部門協同解決。他希望,灣區能進入一個系統協同各方,推動融合的新階段。他續說,廣州和香港在醫療方面的合作,大有可為,例如醫藥創新的合作、技術交流、專案合作、產學研合作等。「廣州和香港醫療領域各有所長,應通過融合發展提升這個區域的醫療水平,達到雙贏的結果」。
      邱家駿剖析了當下灣區醫療共融計劃的現狀,從發展的角度給出了意見。(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少權 攝)
      華人專科醫生協會副會長邱家駿剖析了當下灣區醫療共融計劃的現狀,從發展的角度給出了意見。他指出,目前港人北上使用牙科護理等非常規醫療項目有上升的趨勢,但例如白內障手術等常規醫療項目卻鮮有港人選擇北上接受治療。邱強調,主因並非內地醫療的服務態度或醫療費用,而是需提高港人對內地醫療系統的認識和信心,推動醫療文化融合。他還指出,當前內地和香港兩地的醫療服務仍處於「各有各做」的情況,基本的醫療紀錄互通仍未落實。例如,病患如若穿梭兩地尋求治療,多面臨需重複接受醫療檢查的狀況,對病人無疑是一種負擔。其外,邱家駿還建議,「灣區醫療融合應以提高整體醫療水平和服務大灣區居民為目標。」
      林琳通過分享自身接受輔助生育治療的經歷,進一步探討灣區醫療共融仍需改進的方向。(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少權 攝)
      立法會議員林琳通過分享自身接受輔助生育治療的經歷,進一步探討灣區醫療共融仍需改進的方向。她表示,香港公營醫院在輔助生育治療方面的供需缺口很大,輪候時間長達2-3年。而選擇私營醫院進行輔助生育治療則面臨高昂的治療費用。林琳指出,在這種情況下,不少港人會選擇前往內地進行治療。她強調,在實操層面,跨境醫療數據的流通仍需要突破一些限制。特區政府應與內地有關部門做好對接,在病人的授權下,將香港的醫療數據轉交給內地的醫生,為病患的跨境治療提供準確和及時的數據。其外,林琳表示,在灣區醫療共融的前提下,可以探討如何推動兩地醫療優勢互補,降低醫療成本,造福灣區居民。
      周家照就其關注的長居住內地退休港人醫療需求議題分享意見。(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少權 攝)
      香港華人專科醫生協會副總幹事周家照就其關注的長居住內地退休港人醫療需求議題分享意見。他強調目前香港有不少退休長者都選擇在灣區置業養老,「健康醫療是長者退休生活中的重要一環」。為減輕居住在內地城市的港人因不習慣內地醫療系統,選擇兩地奔波看病的問題,他根據長居內地的香港居民提出的醫療需求,與內地醫療機構對接,交流解決辦法。周家照指出,目前推進灣區醫療共融面臨的障礙包括灣區的公私營協作計劃無法互通、病例系統不互認以及香港醫療券在內地無法使用的問題,而他建議盡快加強以上三方面的聯通,令長居內地的退休港人享受到灣區醫療互融帶來的便利。
      鮑雨表示,計劃邀請香港市民前往廣州體驗針灸推拿、溫泉療養等「一條龍」路線。(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林少權 攝)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城市國際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鮑雨表示,目前香港居民在內地就醫還存在醫療體系銜接度和醫療服務認可度不足等問題,需要在未來採用「軟硬兼施」的手段解決。她強調,一方面要加快廣州南沙國際醫療合作中心等「硬設施」的建設,為灣區居民提供直通香港的遠程會診、跨境轉診、互聯網診療、國際醫療保險理賠直付等一站式醫療服務。另一方面要推進機制層面實現「軟聯通」,包括搭建灣區醫療合作對話平台、完善「港澳藥械通」政策等。另外,可以充分發揮廣州在中醫藥治療方面的獨特優勢,策劃推出廣州「康養遊」,邀請香港市民前往廣州體驗針灸推拿、溫泉療養等「一條龍」路線,為「健康灣區」注入新活力。
上一篇:港企引入香港慢病管理模式 拓大灣區銀髮經濟
下一篇:港青對灣區發展認可度創新高 7成受訪者願北上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