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首辦「發布時刻」 中電工程助力亞洲能源綠色未來

广东与你 双向奔赴|百万英才汇南粤

无惧风雨“候鸟”翩翩而至 广交会有何魅力?

时政新闻眼丨习近平访问越南,共同擘画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新蓝图

时政Vlog丨从肉骨茶到福建面 寻找吉隆坡的“中国味”

习近平同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举行会谈

透視鏡|兩地隔絕 談何融合

发布时间:   来源: 大公文匯網

    文/蔡樹文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社交平台撰文稱,「在香港飛北京的航班上,航機有223個座位,連我乘客共7人,商務艙的另外兩人是西人。」他因此有感而發,「長期不通關,總有一天,是全香港埋單。」

    梁振英表示,「由於香港和內地人員的往來基本上隔斷,從前依賴香港提供金融、貿易和專業服務的內地客戶,已經在內地找到替代供應者。長此下去,香港死得。」梁振英的觀點絕非危言聳聽,而是事實。

    融入大灣區發展是香港未來,「北部都會區」規劃被視為融入大灣區重要舉措。更好的規劃,更好的願景,必須依靠人去完成。然而,一天不通關,人員無法正常往來,工作無法正常展開,香港如何可融入大灣區?教育界希望加強與內地交流,讓學生加深對內地了解。一天不通關,一切都流於紙上談兵。

    面對港人對通關的強烈願望,決策者唯一的選擇,是盡快拿出解決問題的決心和方法。唯有盡快通關,才能實現融入大灣區發展。

    香港不能再蹉跎歲月,必須追上鄰近地區發展步伐,當前要務是解開通關這個結。

上一篇:吳家瑋專訪❷/吳家瑋:「大灣區要有獨特吸引力 知識型社區,人才夢想地」
下一篇:抓灣區機遇 拓發展空間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