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聯動 四城同傳 十五運火炬傳遞盡展灣區魅力

格但斯克大学孔子学院十周年庆祝活动 ——中波服饰秀点亮文明互鉴之夜,十年耕耘共谱中波友谊新篇章​

白雲機場五跑啟用 世界級機場群上新 T3航站樓同步投運 客貨規模居全球前列 港業界倡加速協同發展

“出发吧新疆”阿克苏地区2025年“胡杨礼赞”秋季文化旅游活动暨沙雅胡杨季系列活动启幕

视频丨APEC秘书处执行主任:期待会议上的中国声音

国际锐评丨中美两国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荣

互聯互通 推進科研設備便利通關

发布时间:   来源: 大公文匯網
 圖:廣東將推進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粵港澳高校將聯手培育更多人才。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大公報訊】記者盧靜怡廣州報道:創新科技發展離不開人才。放眼全球經濟實力雄厚的城市,都紛紛擴辦高等院校、興辦科技園,目的就為了培育人才和招賢納士。廣東也為創科領域發展進行了長遠的布局。《廣東省教育發展「十四五」規劃》強調,將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提出,廣東要圍繞若干前沿戰略領域,聯合港澳高校組織實施一批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及平台合作,重點在生命科學、環境科學、海洋科學、精準醫學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同時,廣東還支持高校牽頭或參與省實驗室建設和在粵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協同港澳高校布局和推進粵港澳大灣區聯合實驗室建設,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大科技創新平台。

    在科技資源共享方面,廣東將繼續推進高校科研儀器設備通關便利,加速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大型科研儀器設備等創新資源互聯互通與開放共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東莞研究部中子科學部副主任張俊榮介紹,散裂中子源從建設起,就與港澳科研機構保持着良好的合作與互動。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單位的用戶也在這裏開展多項實驗研究。據透露,散裂中子源的註冊用戶超過了2600個,其中1/5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包括港澳用戶58個。
上一篇:開放資源 粵港澳高校課程共享
下一篇:粵港澳教育合作措施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