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会见摩洛哥王储哈桑

23件刘开渠雕塑作品无偿捐赠中国国家画院 含8件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原始雕塑稿

独家视频丨习近平:中巴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南方报业与武汉大学签署人才合作协议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葡萄牙语版)在巴西主流媒体播出

时政画说丨从大河到大洋

青海西宁:青藏高原生态城市样板

发布时间:   来源: 欧洲侨报

三年来,青海西宁市完成国土绿化面积159.9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34.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人均绿地面积12.5平方米,成为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样板。

作为青海的省会西宁,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高度2275米,气候干旱、风沙较大,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作为青藏高原东方门户,此间也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

北川河公园(黎晓刚 摄)

2015年中国国家森林城市榜单在安徽省宣城市揭晓,青海西宁作为黄河上游及青藏高原唯一森林城市在榜,目前该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居青藏高原城市之首。

近年来,西宁市用绿色城市建设理念统领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将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渗透到城市设计、建筑风格、园林绿地上,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规划实施了“绿色为芯、双城联动、生态环抱、组团发展”一系列绿化重点工程,构建西堡森林生态公园,南北两山和达坂山、拉脊山、日月山为屏障,沿湟水河、北川河、南川河三河两岸绿化生态廊道的“一芯、两屏、三廊道”城市生态空间。

让西宁人充分享受南北山绿化成果(黎晓刚 摄)

目前,规划面积达217平方公里的城市“绿芯”工程稳步推进,火烧沟综合治理工程开工建设。全面建成长32公里,面积6000亩的“北山美丽园”绿色生态廊道,湟水、北川河湿地公园,5000亩市中心区高标准、园林式绿化。

2006年,西宁市委市政府为确保北山地质灾害区域内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彻底改变北山危岩体周边环境差的现状,着力打造一条沿高速公路生态景观廊道,启动实施了北山危岩体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湟水河两岸(黎晓刚 摄)

至2012年,历时七年,完成了北山片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形成了贯穿城市东西干道的生态长廊,治理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西宁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机场高速公路沿线整治,高起点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用近三年时间全面完成了北山片区及机场高速公路沿线绿化景观建设提升。

建成后的北山美丽园沿北山而行,东起小峡口宁湖蓄水闸处,西至宁大高速祁家城互通立交处,南以宁大高速、西平高速、互助路、团结桥、八一路为界,北与北山绿化区相接,东西长约17公里,防护林带长11.62公里,总面积约6000亩。

已建成丹凤朝阳景区、京韵青风景区、北山烟雨景区、昆仑神韵景区、付家寨城市生态林地、宁湖滨水湿地公园以及机场高速(西宁段)沿线防护林带,形成贯通城区东西的一条生态风景线。

据了解,北山地质灾害区域治理及北山美丽园的建设,体现了西宁市委市政府改善和加快生态环境治理的坚强决心与信心,从2006年至今,共投资38.69亿元,完成拆迁房屋面积182.57万平方米,拆迁总户数5832户,全面完成片区绿化景观整治,共计栽植油松、云杉、丁香、水腊等乔灌花卉418万株(墩)。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西宁市委市政府决心之大、拆迁难度之大、绿化面积之大、参建单位之多、投资规模之大在我市生态建设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也是我市生态绿化建设史上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此外,还将6540亩园区工业用地调整为申办园博园基地,完成造林绿化1800亩。目前,西宁市各类生态功能区总面积超过市域面积的60%,形成了点线面绿化结合,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林城交汇共融的森林城市格局。

过去几年间,西宁市把围绕城镇构筑生态屏障、惠及群众建设园林绿地、服务通道提升形象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重点,建设融生态保护、休闲娱乐、科普体验为一体的西宁环城国家生态公园、森林主题公园10座,建设街头绿地景观220处,沿河绿道景观400公里,打造了一批海棠、丁香、金榆大道。

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达标行动,形成乔灌结合,花草搭配、立体多彩、绿景融合,特色鲜明的新景观。西宁绿化实现了从数量向质量并举,由单一生态绿化向园林景观绿化的根本转变。2018年,西宁市民评选出10条“最美花街”、16个“最美街头绿地”和139家“花园式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西宁以森林公园和乡村旅游示范带为景观线,重点打造了大通边麻沟村、湟中卡阳、田家寨、上山庄乡村花海,大通鹞子沟、湟中群加、湟源黑峡森林生态旅游景区,助推自驾游、徒步游、体验游等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年接待游客达200万人次。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市市域森林覆盖率为3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城市重要水源地森林覆盖率达85.06%,初步形成了“城在林中、楼在树中、人在绿中、林水相依、林路相嵌”的生态城市格局。

上一篇:青海湟中:文化产业之“树”根繁叶茂
下一篇:“枫桥经验”西宁版:“邻里牵手”变社区为“朋友圈”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