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侨报》讯 2019年起,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那么,从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持续迎来了什么样的变革?我们一起来看看青海省西宁市是如何进行这场“彩虹革命”的。
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西宁市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不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生活垃圾减量化为核心,以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总目标,以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为手段,优化垃圾分类模式,强化市民环境卫生意识,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北区”新环境, “垃圾分类”已然成为“新时尚”。西宁市城北区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做法可算是全市此项工作的一个缩影。
完善机构+有效管理
西宁市城北区高度重视垃圾分类工作,积极调动辖区物业与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硬件设施,由城北区城管局牵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精心安排各项工作,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2019年,为持续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按照相关工作要求,城北区城管局成立了垃圾分类推进办公室,负责所有垃圾分类相关工作,在做好2018年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基础上,常态化、创新化地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有效管理。
先行试点+积累经验
只有积累更多好模式、好试点,才能引领更多人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为此,城北区城管局走访辖区100多个小区进行前期摸排调查,了解小区情况。按照优先选择党政机关及家属区、居民参与度高、软硬件条件相对成熟的居民小区的原则,结合对辖区物业服务企业项目日常服务监管及规范化考核中设施设备、规章制度、资料管理等内容的综合评比,初步筛选符合条件的40个物业小区进行实地走访了解,最后确定萨尔斯堡、城北国际村、汇吉阳光丽景等15个小区为2019年新增试点小区,共计33764户,试点小区由去年的3个增加到18个。
政府带动+广泛参与
2019年,西宁城北区政府启用专项资金助力北区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前期招标、投标等一系列工作,6月初由政府统一购置的350套室外四分类桶、9000组家用两分类桶、32万个垃圾袋已配发到位;拟投资30万元在永兴家园、银苑小区两个小区各修建一座大型生活垃圾分类屋,目前已完成招标工作,9月底投入使用。除此之外,城北区城管局垃圾分类推进办公室为辖区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购买四分类、两分类垃圾桶共500组。
西宁城北区城管局采取政府“撬动”资金广泛吸纳社会资本,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在试点小区合理设置分类收集容器或收集点,配置标识明晰的分类收集设施设备。锦绣江南、阳光丽景、夏都名邸等15个新增试点小区自行配备144组四分类桶、186组外用两分类桶、指示牌等;青海云海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在北区工行家属院、永兴家园、康宁小区、湟水花园小区、朝阳尚城、华德绿洲等小区共投放216台衣物回收箱、12台饮料瓶回收箱。硬件设施的完善,促进居民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保障垃圾分类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逐步扩大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范围,形成党政机关带头示范、企事业单位普遍参与的良好局面。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致家长的一封信”“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进校园宣传活动;通过室内(室外)讲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发放宣传彩页、现场指导分类等形式,提高小区居民知晓率、参与率;在公共场所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鼓励全民积极参与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在医院、试点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大型酒店(餐饮)等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优势,在人流量大、显著的地方张贴宣传海报,扩大宣传范围。同时,辖区各医院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分类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
强化督导+知行合一
在完善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为有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试点小区配备8名由镇办、社区、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热心市民等力量组成的垃圾分类督导人员,专、兼职试点小区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分类投放的监督指导、纠错以及补充分拣、协助收运,并按要求记录相关台账和数据统计等工作。通过加强垃圾分类作业培训,为提高垃圾分类督导员工作能力,再次深化垃圾分类、投放相关知识,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今年,城北区城管局对各试点小区督导员集中培训12次,以及在日常巡查中对试点小区督导员再次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督导员执行力,更好引导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见初心。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西宁市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垃圾督导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力度,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积极督导各单位、各物业服务企业和市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加速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让环保、绿色、文明的思想在西宁大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