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联手暴揍“熊孩子”的场景是不是很常见?不过,在法国这可是违法的。
法国国民议会日前通过一项最新法案,禁止父母在日常教育中使用身体、语言及心理暴力等各种形式的侮辱性手段体罚儿童。
由于法国父母体罚孩子时最惯常使用“打屁股”的方法,这项法案也被形象地叫做“禁打屁股法”。法国因此成为全球第55个通过禁止体罚儿童法案的国家。
教育孩子,“打屁股”也犯法
“禁打屁股法”被列入法国民法第371-1条关于父母权威的内容中。法条第一条规定:“儿童有权接受没有暴力的教育,父母权威的持有者不能使用侮辱性手段,比如身体和言语暴力、惩罚、体罚以及道德折磨”。
不过,这项法案纯属民事范畴,未规定任何刑事处罚。法案发起者表示,这是为了避免“过分打击父母”。
“禁打屁股法”的通过,在法国经历了数年的波折反复。近几届法国政府试图推进这一法案,曾与保守派发生激烈冲突。
2016年12月,这条法案曾经被包含在“平等及公民权”法案修正案中,被国民议会投票通过,但2017年1月底,法案遭到宪法委员会弹劾。而后,该法案又被多次提出,但是最终均被驳回。
直到今年11月29日,该法案才在国民议会表决中以51票赞成、1票反对、3票弃权获得通过。在正式实施前,这项法案仍有待参议院的通过。
“打屁股”=“法式激情”?
和其他国家一样,在法国,针对儿童的暴力也是违法的。但是,法国允许父母“轻度”教训孩子。
如何才算“轻度教育”,如何才算构成犯罪的“暴力”?这就要由法庭来判定了。因此,判决时常引发争议。
2013年,法庭判一位法国父亲过度殴打9岁的儿子,罚款500欧元,原因之一是这名父亲打孩子前,先把孩子的衣服给脱了下来。这一结果导致全国民意分裂,引发舆论对家长是否可以“打屁股”的辩论。
根据调查,认为家长有权在管教孩子时打屁股的法国人达7到8成;85%的法国父母在孩子5岁之前打过他们,超过半数家长在2岁前就开始打孩子。
在一些法国人心目中,“打屁股”甚至等同于“法国激情”:
“我不喜欢打脸,可能打伤耳朵、眼睛,特别是使劲打。但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打屁股对血液循环好处很大。”
“打一下死不了人。我小时候经常挨打——帮助血液循环。”
1979年,瑞典立法禁止父母体罚孩子时,不少法国人觉得非常好笑。为数众多的家长认为,打孩子是“法国传统育儿教育”的一部分,“有时候必须向孩子展示威信,这是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的好方法。”
这是真的!教育暴力影响智商
体罚究竟是否有助于教育儿童?还是让研究和数据说话:
1979年立法禁止体罚孩子后,瑞典受虐儿童死亡率降低、犯罪率降低、自杀企图减少,对某种东西成瘾的孩子也减少了。而当孩子遭受暴力的概率降低时,妇女遭受暴力的概率也随之降低。
最新的研究也认为,打孩子对于儿童的教育毫无裨益。来自美国心理协会(American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等组织的数据显示,体罚儿童“会导致攻击性、反社会行为及心理健康问题的增加”。
聚集了全美最优秀儿科医生的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一贯反对体罚儿童。该组织2012年的一项研究指出,2%至7%的儿童精神障碍是由体罚造成的。
打孩子也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潜在影响:一项针对23名曾遭受严厉体罚青少年的研究发现,他们的大脑前额皮质有一个区域灰质数量有所减少,而这一区域被认为在社会认知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曾受到严厉体罚的被试者,智商也低于对照组。
打不得,咋教育?
“熊孩子”打不得,那么什么才是管教孩子最好的办法?专家表示,这很大程度上与孩子的年龄和性格有关。
“我们不能单纯不让家长打孩子,我们得给家长一些替代的办法。”纽约大学兰贡医学中心哈森菲尔德儿童医院医生文森特·J·帕鲁西表示,有效的管教方法包括锻炼共情能力,“了解如何对待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孩子,教导他们如何在情况变得糟糕时冷静下来”。
美国儿科学会的育儿网站“HealthyChildren.org”上,则给出了管教大小孩子的建议:奖励儿童的积极行为、使用罚站、面壁思过等“暂停法”(time-out)、帮助孩子在行为与后果之间建立明确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教育儿童有效的方式。
回到一开头的法国“禁打屁股法”,虽然这项法规没有刑事上的约束力,但法规具有象征意义,主要是让家长了解体罚对教育孩子并无帮助,还会有反效果。
“我们都可能饱尝作为父母的过度疲劳,并对我们的孩子大发脾气”,负责两性平权的法国国务秘书希亚帕玛琳•斯基亚帕(Marlene Schiappa)表示,重要的是,父母应当意识到,用暴力方式对待孩子是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