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Xplained | How Guangdong is supercharging AI and robots

高薪玩家,“圳”等你来!

Beidi Festival activities held in Foshan’s Xiqiao Town

“十五运·十五城”林芝波密站启幕,全运花车跨越2700公里绽放雪域高原

独家视频!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图集+视频|泮塘五秀、西关小姐、花仙子登场,广州荔湾上演“三月三”民俗嘉年华

百年光影映三秦 境外媒体探秘“同朝”皮影戏

发布时间:   来源: 欧洲侨报

      欧洲侨报陕西报道(记者 阳光)2025年3月31日,由陕西省侨联主办、《华商报》承办的“同根祭初祖,同心筑梦圆”境外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在西安正式启幕。来自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环球网、国际在线等23家中外媒体的记者们,不仅聚焦陕西高质量发展新貌,更深度探访了流传百余年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朝”皮影戏,揭开这门古老艺术的神秘面纱。

      五洲媒体人共赏东方光影盛宴
     走进剧场,当悠扬的碗碗腔响起,五色透光的皮影在白色幕布间灵动翻飞,来自陕西同州(今大荔)与朝邑的“同朝”皮影戏,为境外媒体团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这些雕刻精美的皮影,每个细节都承载着匠人的温度,是活着的文化遗产!

      百年传承:刀尖上的艺术史诗

      据陕西省非遗保护中心专家介绍,“同朝”皮影戏起源于清末,以东路碗碗腔为音乐载体,融合了雕刻、表演、唱腔三大艺术形态。记者们近距离观赏皮影雕刻工坊,只见匠人手持特制刻刀,在牛皮上勾勒出文武生旦的眉眼鬓发,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一个皮影人物需经选皮、制皮、画稿等24道工序,堪称‘指尖上的水墨丹青’。”

      幕后乾坤:五人操控的戏剧宇宙
      皮影表演有着独特的分工:前声”负责演唱,“签手”操控影人动作,“后槽”司鼓击节,“上档”提线配合,“下档”掌板定调,五人协作天衣无缝。特别是“三不齐板式”,通过碗碗敲击节奏变化,营造出缠绵悱恻的情感张力,这种板式创新令人耳目一新。

      文化解码:黄土地上的精神密码
      采访团深入探究发现,碗碗腔音乐体系融合了秦腔高亢与昆曲婉约,乐器配置中碗碗(铜铃)的加入更添乡土气息。本报记者捕捉到表演中的文化隐喻:“武将影人盔甲上的祥云纹饰,民间故事里‘忠义千秋’的唱词,都是黄河儿女精神世界的具象表达。”

      随着采访深入,媒体团成员纷纷表示,将通过镜头与笔触,向世界讲述陕西非遗保护的创新实践:当传统皮影戏遇上现代传媒,我们正在见证中华文化传播方式的华丽蜕变。这场跨越山海的对话,不仅让“同朝”皮影戏焕发新生,更在媒体人的传播中,构建着文明互鉴的新桥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深挖文化富矿 广东“五项举措”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