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三季(葡萄牙语版)在巴西主流媒体播出

时政画说丨从大河到大洋

共繪新篇章!慶祝中巴建交50周年人文交流活動在巴西利亞舉行

深港文化共融,书香传递无界

万里为邻,望之可亲

港深地名故事分享会 从地名探寻港深历史文化

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溶洞之首---贵州织金洞

发布时间:   来源: 欧洲侨报
本报讯   9月23日上午,由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和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贵州省委网信办共同指导的“2023华文媒体侨行贵州”采访团走进贵州毕节考察世界最美溶洞织金洞。

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官寨苗族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它分为四层,已勘察长度12.1公里,洞腔最宽跨度175米,相对高差150米,总面积70余万平方米,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溶洞之王”。

这座庞大的“地下天宫”发育于距今2.2亿年的下三叠统碳酸盐岩地层,富含矿物质的滴水为它附带赠送了“精装修”,雕琢出盔状、塔状、卷曲状、琵琶状、瀑布状、盾状等等岩溶形状,不同形式的滴水作用打造出不同的“装修样式”。

这满洞的石笋、石柱、钟乳石就是时光长河里的老顽童,生长得太慢,太慢,太慢了,到底有多慢呢?
听导游介绍,已探测洞中依然在生长的年轻石笋每100年才增长2-2.5厘米。是不是看见了时间静止的模样?一个人从生到死的过程,都不见得能看出它生长的痕迹。站在这如山如峦、满眼皆是磅礴的洞中,我们仿佛是在和数亿万年前的光阴对话。
那些石头们看似毫无生命,但是一路上滴答的流水声还在提醒人们,织金洞透着生命的气息,它还在生长,只是远离了凡尘的聒噪,展现出亿万年矢志不渝的坚定执着与沉静孤傲。

洞不在深,有“宝”则灵。作为“镇洞之宝”的“银雨树”最能体现时间与流水的耐心和神奇。这根高17米犹如象牙雕刻的玲珑塔,形成过程极其复杂:早期是洞顶滴水形成一个个滴盘,滴盘重叠,成为塔状石笋;后来滴水又缓慢流淌,对下部进行溶蚀,分割成松球状石笋:最后顶部的水又使叶片形成瓣状石笋。三个步骤缺一不可,可见它的形成多么艰难。著名地质学家孙大光先生说:“把银雨树称为国宝还不够,应称之为球宝——地球之宝,无价之宝”。

神奇的是,10多万年来,形成银雨树的滴水线位置始终没有变迁,且水量恒定,才雕琢出这笔直、均匀的模样。大自然竟在这漆黑之处默默用功,神乎其技,天何言哉!

更令人惊叹的是,银雨树的下方有一株倒塌的“老银雨树”,银雨树就在它倒掉的地方重新生长,完成“代际”接力。古人以点香计时,这一老一新两棵银雨树,就好像天地留在这里的两炷香,一根倒掉之时,又重新燃起另一根,时光不断,留下不去的香灰,留给来此探访的人类。

时间有模样吗?时间从哪来又到哪去了?这是哲学家、物理学家考虑的问题。但站在织金洞里,听着远近滴滴答答的流水声,这些问题就不是问题,时间就矗立在眼前。在导游的介绍中,总会听到这样的表述“大约多少亿年前”或者“再过多少万年”,时间都被大而化之,好像不屑于告诉人类它的细节。

难怪古人说“洞中方一日,人间已万年”,在织金洞长达两亿年的时间度量中,人类碰巧进入它的视线只不过是一个瞬间,一个几乎无法从时间上分割出来的瞬间。而洞里那些嶙峋怪石,早在我们这个物种出现之前,已经默默生长了数万年。(摄影  阳光)
上一篇:湘江两岸望见最美风景 长沙望城文旅融合蓄势蝶变
下一篇:汇聚统一战线力量 共建美好幸福家园--记金银山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同心家园”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