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侨报陕西渭南市报道(记者 阳光)2025年3月31日,由陕西省侨联主办、《华商报》承办的“同根祭初祖,同心筑梦圆”境外媒体集中采访活动在古都西安正式启动。来自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环球网、国际在线、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及陕港澳三地主流媒体,联合10家海外华文媒体的23名记者组成采访团,开启了一场寻根中华文化、见证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深度探访之旅。采访首站,媒体团走进位于渭南大荔的陕西惠延机械有限公司,近距离感受中国装备制造的创新魅力。
聚焦实业创新:探秘桥隧装备智造标杆
上午9时,采访团抵达陕西惠延机械大荔生产基地。作为此次活动的首站,这家深耕混凝土构造物非标钢模板及隧道施工装备领域21载的制造企业,以其技术实力与国际化布局,成为展现“陕西智造”的生动窗口。
在占地130亩的现代化厂区,媒体团目睹了激光切割、机器人焊接等先进生产工艺的流畅运转。公司负责人介绍,惠延机械拥有200余台大型加工设备,年产能达25000吨,年产值突破2.3亿元,产品覆盖桥梁、铁路、公路等基建全领域。其自主研发的隧道智能台车、水沟电缆槽一体机等创新装备,不仅获7项国家专利,更在国际市场赢得口碑,出口至俄罗斯、埃塞俄比亚、秘鲁等十余国。
技术赋能发展:校企合作锻造人才引擎
技术创新背后,是惠延机械对人才战略的重视。公司与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培育了200余名技术精湛的技师队伍。“我们的一线工人平均有10年以上非标模板加工经验,这就是‘陕西智造’的底气。”技术总监向记者展示着精密的激光下料工艺。
国际舞台绽放:从“黄土高原”走向“世界工地”
在全球化布局上,惠延机械的表现尤为亮眼。2019年,企业参与中交集团埃塞俄比亚总理演讲台项目,以超大型多曲面钢模板技术助力该项目斩获“ENR全球最佳工程奖”。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让惠延机械跻身商务部援外产品名录,更在国际工程界擦亮了“中国制造”名片。
文化浸润匠心:以工匠精神筑梦未来
“产品就是人品,质量就是信誉。”这是惠延机械始终坚守的核心理念。采访过程中,媒体团被企业展厅陈列的“功勋企业”“创新型企业”等荣誉所吸引,更被其将工匠精神融入每道工序的坚持所打动。公司负责人表示:“从黄河之滨走向全球,我们始终铭记‘专业创造价值,诚信铸就未来’的使命。”
随着采访团深入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与记者的快门声交织,一幅幅“陕西智造”的生动图景被定格。惠延机械的成长轨迹,恰似新时代中国制造业的缩影——以技术创新为翼,以工匠精神为魂,正从制造大省迈向制造强省。未来几天,采访团还将赴澄城、白水、黄陵等地,继续挖掘三秦大地的发展密码,向世界讲述更多精彩的陕西故事。(编辑:艾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