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利人:中國應在世界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新聞學子有機會應進入西方媒體了解其特點


来源: 欧洲侨报   时间:2019-12-25 10:17:23





《欧洲侨报》訊:「當今世界話語權仍主要掌握在西方媒體手中,中國應該在世界上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新聞學子有機會應該進入西方媒體,了解其運作及特點。」美國資深媒體人、知名文化學者、作家莫利人日前在復旦大學講課時,以兩個「應該」來提點未來的新聞人。

莫利人指出,中國人素有濃厚的鄉土觀念,在海外的華人大多十分關注中國事務,希望了解這些變化。華文報刊是海外華人了解祖國發展的重要途徑。她同時坦言,就紐約而言,雖然華文報刊歷史悠久,但是可參考的資料卻很少,缺乏歷史的記錄。

應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之邀,莫利人在當日的講座中為學院師生講述了“美國華文媒體的滄桑”。她認為,海外華人的報章、雜誌是中國新聞事業中極其特殊的一部分,了解海外各地華文報章雜誌的歷史沿革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多年來,海外華人輿論基地除香港外,要數紐約華文報的活潑和突出了。上世紀80年代定居紐約的華人約有30萬,近十年,隨著大量大陸新移民的湧入,紐約的華人約達50萬之眾,紐約華文報業人才多,氣勢盛,你方唱罷我登場。據悉,現仍發行的日報有來自台灣的《世界日報》、大陸背景的《僑報》、香港開枝的《星島日報》等華文媒體。

莫利人說,紐約人口並不算多,但是華文報紙卻不少,因此生存空間相對狹小,競爭激烈,從業人員薪資較低。她表示,上世紀90年代以後,只有少數華文報刊以獨特的經營方式屹立於紐約媒體界。

這位資深媒體人細緻梳理了多份重要華文報刊在紐約的發展和沿革,以及曾經創造的輝煌歷史。她還帶著師生一起回憶華文報刊史上的重大事件、報人們的錚錚風骨以及不屈的品格,老報人的義舉曾獲英文報刊同行的讚揚。

筆者認為,莫老師言談中所崇尚的老報人風格,其實也是她本身風骨的寫照。據悉,復旦將整理莫利人所講的「美國華文媒體滄桑」,以及她對中國傳播學的建議,並原汁原味的呈現給讀者。

該講座的策劃者、復旦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市中心主任、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孟建教授表示,莫老師對於我們國家如何傳播好中華文明和塑造好中國形象,有可圈可點的建設性意見。我在莫老師身上,看到了一位華人資深媒體人堅韌不拔的精神。出於內心的尊敬,孟教授欣然揮毫題寫「精神」兩字贈莫老師。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徐威主任的歡迎海外華媒上海采風的晚宴上,國際日報集團副社長、亮點國際新媒體總編張萍與同桌的莫老師、孟教授合影時,孟教授非常紳士,堅持lady first。(記者春梅)

延伸閱讀:

莫利人從上海定居紐約40多年,她與姐姐莫利亞作為活躍於紐約各精英領域的名記者、作家,莫老師每天瀏覽海量新聞,並時常遊走於神州大地,見聞廣博,思想敏銳,觀點獨特。她的文章數據準確嚴謹、分析透徹精闢、文筆樸實流暢,在紐約、港台以及海內外深具影響力。

據中國僑網披露,莫利亞先後4次受到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會見。 1997年3月她和弟弟莫虎組織了“美國知名華人訪華團”赴北京,江澤民在中南海接見了他們。1997年10月江澤民訪問美國,在紐約華道夫飯店會見各界代表又見到莫利亞時,親切地對她說:“你寫的文章我都看了,寫得很好,文筆流暢。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国际版)在法国主流媒体播出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国际版)在法国主流媒体播出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