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行走中国·2019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重庆行”参访团参观游览长寿湖。 陈超 摄
中新网重庆8月25日电 题:西南地区最大人工湖的绿色生态蝶变
中新网记者 刘相琳
宽阔的湖面一望无际,水清鱼跃、天蓝鸟飞,众多小岛星罗棋布,湖心区域由19个岛屿围合形成的“寿”字嵌在湖中……时值周末,在重庆长寿湖边,前来戏水、垂钓、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25日,“行走中国·2019海外华文媒体高层重庆行”走进重庆长寿湖,看这个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如何用绿色发展换来“碧水金山”。
长寿湖系我国“一五”时期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狮子滩水电站建设截龙溪河而成,水域面积65平方公里,流域纵横重庆梁平、垫江、长寿3个区县,蓄水量10亿立方米。长寿湖景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203座岛屿星罗棋布,常年栖息鸟类42种,盛产翘嘴红鲌(俗称翘壳)等珍稀鱼类10种,湖周及岛上遍植沙田柚、血脐、夏橙等特色水果,四季花果飘香。让参访团一行想不到的是,20多年前,长寿湖却是另一番景象。
资料显示,1992年,为开发长寿湖渔业资源,当地在湖区推行了网箱网栏养殖,但由于部分养殖业主片面追求利益进行投肥养殖和过度捕捞,造成长寿湖水生态系统急剧恶化,一度达到劣Ⅴ类水质。
为遏制长寿湖水体进一步恶化,当地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整治湖区生态环境:2005年彻底取缔了网箱网栏养殖;2009年以来,先后关闭4家重污染企业;建成长寿全区城镇环卫一体化垃圾收运系统;建立流域清漂长效机制;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格畜禽养殖区划管理……
近十几年来,长寿通过持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长寿湖区域新增湖滨、河滨缓冲带面积4331.67亩,恢复湿地面积1219.73亩,增加生态涵养林面积2541.1亩,生态修复面积、森林覆盖率得到了巩固和提高,湖区及其周边生态系统逐步得到修复。
水好、鱼好让长寿湖成为垂钓者天堂。长寿湖2018年出售钓鱼年票、次票5万多张,仅此一项就带来数百万元收入;长寿湖鱼获得了国家有机食品认证,声名远播的长寿湖花鲢在超市卖到几十元一斤,而打鱼、吃鱼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餐饮业发展。
随着“绿水青山”恢复,通过旅游休闲业、乡村旅游、绿色农业等的快速发展,长寿湖周边街镇农民就业形势越来越好,农民纯收入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由2102年的人均纯收入8000元左右,提高到现在的13000元左右。真正实现了由“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环境持续优化,也吸引了一大批知名开发商落户长寿湖,兴建滨水养生度假区。当地将运动元素融入发展规划,相继建成滨湖运动公园、环湖自行车赛道、全民健身广场、西岸露营夜钓区、水上运动基地等旅游设施,已成功举办八届长寿湖铁人三项赛。长寿湖如今已成为重庆近郊休闲、度假、康养、避暑、亲水的综合性大型旅游区。2018年,长寿湖旅游人数达290万人次,旅游收入17.7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