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结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十条经验)
“全世界超过4000个经济特区,头号成功典范莫过于‘深圳奇迹’。”英国《经济学人》曾这样评价。那么,深圳等经济特区建设为何取得成功?新时代中国经济特区建设将如何推进?又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在14日举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深圳经济特区40年实现的五个“历史性跨越”,总结了经济特区建设的十点宝贵经验,并对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作出六项部署。习主席的讲话不仅揭示了经济特区创新发展的“密码”,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指明了方向,也向世界宣示了中国深化改革开放、与世界分享更多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影响。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用40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 7%;率先进行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创1000多项改革举措;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0.18亿美元跃升至2019年的4315亿美元,年均增长26.1%;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比1985年增长31.6倍……这一系列数字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中国执政党关于兴办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也让中国人民坚信,“经济特区不仅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
人们看到,2019年8月中共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决策,开启了深圳改革开放的新征程。近日公布的相关实施方案,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正是将这一重大决策落实之举。历史是未来的镜子,新形势下如何将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水平更高?过去40年积累的经验显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习近平在讲话中从十个方面总结了深圳等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包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以及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等,要求“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可以看出,这十个方面经验既让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为其他国家建设经济特区提供了参考。事实上,早在2008年,柬埔寨便借鉴深圳发展经验与中国企业合作建设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坦桑尼亚官员毫不讳言,该国巴加莫约经济特区“复制了中国深圳等城市的发展模式”。习近平此次讲话中总结的“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经验,相信会为世界各地经济特区建设提供更多思考与借鉴。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在借鉴过去建设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深圳如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的“双区驱动”历史机遇,引领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习近平在讲话中,从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锐意开拓全面扩大开放、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六个方面,为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指明方向与路径,发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的动员令。
仔细分析,这六项要求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体现出中国最高领导人对世界形势、中国发展方位以及深圳发展优势的深刻洞察。比如,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是基于深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必须要靠科技创新等“金字招牌”来寻求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再比如,习近平强调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是希望深圳通过对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点领域的深化改革和先行先试,给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举措,为改革开放再出发破题,为高质量发展探路。
此外,习近平强调“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再次向世界宣示新时代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必将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互利共赢。
“三天一层楼”,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深圳速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一口号始终激励着经济特区建设者们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开拓进取。过去40年如此,未来亦如此。尽管中国当前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但中国决不会被逆风和回头浪所阻,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凭着闯劲、创劲与干劲,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在此过程中,中国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必然惠及世界,用实践书写“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国际锐评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