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来源: 大公文匯網
(大公報 記者 毛麗娟)國務院日前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擘畫發展新藍圖。《規劃》提出,以2025年和2035年為關鍵節點,分階段推進深圳園區建設。到2035年,與香港園區協同創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創新國際化程度居於全球領先地位,創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動,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創新載體和頂尖科技企業研發中心,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2017年,深港兩地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開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包括深圳和香港兩園區。《規劃》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取得積極成效;皇崗口岸整體完成重建,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運轉高效的通關查驗模式創新;深圳園區監管模式運作成熟,與香港園區基本實現要素流動暢通、創新鏈條融通、人員交流順通;建立與香港及國際全面對接的科研管理制度,集聚一批香港及國際優勢學科重點實驗室集群和卓越研究中心、頂尖企業研發中心,與香港科技合作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到2035年,與香港園區協同創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創新國際化程度居於全球領先地位,創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動,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創新載體和頂尖科技企業研發中心,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規劃》從4個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務:一是協同香港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二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三是構建國際化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四是打造匯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
集聚全球創新資源 三區啟航
《規劃》提出,河套深圳園區將立足三個定位: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先導區、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中試轉化集聚區。先導區方面,利用深圳園區獨特的「平台」和「通道」作用,聯合香港園區建設國際一流的科研實驗設施集群,集聚全球高端創新要素資源,匯聚國際頂尖科技人才,鏈接國際科技創新網絡,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攜手打造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新標桿和國際科技創新高地。
規則試驗區方面,營造高度開放的國際化科研制度環境,對接香港及國際先進科研規則,加快形成靈活高效、風險可控的跨境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中試轉化集聚區方面,着力突破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實現從研發到工程化的中試轉化,打造國際一流中試轉化服務平台,形成一批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成果。
領建AI技術標準框架體系
《規劃》指出,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前沿領域。加快制定人工智能技術標準框架體系,在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開展創新應用試點示範。積極探索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規範應用。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認為,《規劃》充分表明中央對河套在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中重要地位的認可。「第三個定位是希望河套在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特別是『卡脖子』技術方面能夠實現突破,吸引全球高水平科研資源集聚。」 《規劃》四大主要任務
1 協同香港推動國際科技創新
推動深港雙方園區協同發展,支持港澳高校優勢學科發展能級躍升,聯手打造國際一流科技創新平台。
2 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
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突破發展,支持先進生物醫藥技術創新應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前沿領域。
3 構建國際化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便利科研人員進出,實施貨物分線管理,創新科研相關資金跨境流動監管,探索國際互聯網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加快建立更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立高度便利的市場准入制度。
4 打造匯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
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構築國際創新人才港,完善全方位科研服務,塑造國際化高品質的科研生活社區。
便捷往來|皇崗口岸2025年完成重建 接北環線
河套深圳園區周邊將布局重大基礎設施,未來該園區與香港的跨境往來將更加便利。《規劃》提出,到2025年皇崗口岸整體完成重建,並將完善該區域對外交通網絡,積極配合香港研究北環線支線經落馬洲河套地區的香港園區接入新皇崗口岸的可行性。
河套深圳園區將研究引入穗莞深等城際鐵路,加快深圳城市軌道交通6號線支線進一步南延至深圳園區等項目建設,實現深圳園區與深圳光明科學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等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科創平台的軌道交通連接;推進皇崗路提升改造和新洲路南延工程,暢通深圳園區與深圳重點發展片區的連接通道。《規劃》鼓勵區域聯動。河套深圳園區將聯動香港園區,加強與香港園區建設時序、重點領域、重大項目的銜接,推動設施互聯、服務共享、創新協作,積極配合香港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有力支撐香港北部都會區規劃建設。
創新舉措|「白名單」便利出入境 不收手機漫遊費
《規劃》基於深圳園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現有的管理設施和基礎條件,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在福田保稅區等海關監管區域建立產業、機構和個人「白名單」制度,對實施特定封閉管理的海關監管區域人員進出、貨物流動實行「一線」、「二線」分線管理,構建高度開放的特殊監管體系,促進創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創造高度銜接香港及國際的科研制度環境。其中,海關監管區域與香港之間設為「一線」,實行口岸管理;海關監管區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其他地區之間設為「二線」,實行通道管理。
《規劃》提出,待後期條件成熟後,與香港一道探索在深圳園區海關監管區域內實行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及停居留政策。加快推進合作區跨境專用口岸籌建及對外開放,為合作區內企業和科研機構跨境交流提供通關便利。結合皇崗口岸實施「一地兩檢」計劃,一併研究處理合作區跨境專用口岸的連接安排,與香港方面的口岸設施和管理制度做好銜接。《規劃》還提到,將在深圳園區海關監管區域開展取消手機長途和漫遊費試點,探索允許符合條件的香港通信服務商在海關監管區域內建設通信基礎設施,提供通信服務。
(來源:大公報A1:要聞 2023/08/30)
2017年,深港兩地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開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包括深圳和香港兩園區。《規劃》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取得積極成效;皇崗口岸整體完成重建,跨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實現運轉高效的通關查驗模式創新;深圳園區監管模式運作成熟,與香港園區基本實現要素流動暢通、創新鏈條融通、人員交流順通;建立與香港及國際全面對接的科研管理制度,集聚一批香港及國際優勢學科重點實驗室集群和卓越研究中心、頂尖企業研發中心,與香港科技合作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到2035年,與香港園區協同創新的格局全面形成,科技創新國際化程度居於全球領先地位,創新要素跨境自由有序流動,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創新載體和頂尖科技企業研發中心,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廣深港科技創新走廊建設。
《規劃》從4個方面部署了主要任務:一是協同香港推動國際科技創新,二是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三是構建國際化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四是打造匯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
集聚全球創新資源 三區啟航
《規劃》提出,河套深圳園區將立足三個定位: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先導區、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中試轉化集聚區。先導區方面,利用深圳園區獨特的「平台」和「通道」作用,聯合香港園區建設國際一流的科研實驗設施集群,集聚全球高端創新要素資源,匯聚國際頂尖科技人才,鏈接國際科技創新網絡,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攜手打造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新標桿和國際科技創新高地。
規則試驗區方面,營造高度開放的國際化科研制度環境,對接香港及國際先進科研規則,加快形成靈活高效、風險可控的跨境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中試轉化集聚區方面,着力突破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快實現從研發到工程化的中試轉化,打造國際一流中試轉化服務平台,形成一批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成果。
領建AI技術標準框架體系
《規劃》指出,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前沿領域。加快制定人工智能技術標準框架體系,在智能製造、智慧醫療、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開展創新應用試點示範。積極探索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規範應用。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認為,《規劃》充分表明中央對河套在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中重要地位的認可。「第三個定位是希望河套在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特別是『卡脖子』技術方面能夠實現突破,吸引全球高水平科研資源集聚。」 《規劃》四大主要任務
1 協同香港推動國際科技創新
推動深港雙方園區協同發展,支持港澳高校優勢學科發展能級躍升,聯手打造國際一流科技創新平台。
2 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中試轉化基地
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突破發展,支持先進生物醫藥技術創新應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前沿領域。
3 構建國際化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便利科研人員進出,實施貨物分線管理,創新科研相關資金跨境流動監管,探索國際互聯網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加快建立更高水平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立高度便利的市場准入制度。
4 打造匯聚全球智慧的科技合作平台
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構築國際創新人才港,完善全方位科研服務,塑造國際化高品質的科研生活社區。
便捷往來|皇崗口岸2025年完成重建 接北環線
河套深圳園區周邊將布局重大基礎設施,未來該園區與香港的跨境往來將更加便利。《規劃》提出,到2025年皇崗口岸整體完成重建,並將完善該區域對外交通網絡,積極配合香港研究北環線支線經落馬洲河套地區的香港園區接入新皇崗口岸的可行性。
河套深圳園區將研究引入穗莞深等城際鐵路,加快深圳城市軌道交通6號線支線進一步南延至深圳園區等項目建設,實現深圳園區與深圳光明科學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等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科創平台的軌道交通連接;推進皇崗路提升改造和新洲路南延工程,暢通深圳園區與深圳重點發展片區的連接通道。《規劃》鼓勵區域聯動。河套深圳園區將聯動香港園區,加強與香港園區建設時序、重點領域、重大項目的銜接,推動設施互聯、服務共享、創新協作,積極配合香港科技創新發展戰略,有力支撐香港北部都會區規劃建設。
創新舉措|「白名單」便利出入境 不收手機漫遊費
《規劃》基於深圳園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現有的管理設施和基礎條件,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在福田保稅區等海關監管區域建立產業、機構和個人「白名單」制度,對實施特定封閉管理的海關監管區域人員進出、貨物流動實行「一線」、「二線」分線管理,構建高度開放的特殊監管體系,促進創新要素高效便捷流動,創造高度銜接香港及國際的科研制度環境。其中,海關監管區域與香港之間設為「一線」,實行口岸管理;海關監管區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境內其他地區之間設為「二線」,實行通道管理。
《規劃》提出,待後期條件成熟後,與香港一道探索在深圳園區海關監管區域內實行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及停居留政策。加快推進合作區跨境專用口岸籌建及對外開放,為合作區內企業和科研機構跨境交流提供通關便利。結合皇崗口岸實施「一地兩檢」計劃,一併研究處理合作區跨境專用口岸的連接安排,與香港方面的口岸設施和管理制度做好銜接。《規劃》還提到,將在深圳園區海關監管區域開展取消手機長途和漫遊費試點,探索允許符合條件的香港通信服務商在海關監管區域內建設通信基礎設施,提供通信服務。
(來源:大公報A1:要聞 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