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全运会 活力大湾区” 十五运展現粵港澳大灣區共同發展的無限可能

以音为媒 续写两岸一家亲——2025“客音π·客家音”两岸客青讲古交流赛在福建龙岩上杭精彩上演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同心协力 扎实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向一流湾区迈进

成都锦江原创话剧《星空里的歌者》赴京首演在即

唐卡艺术数字化发展学术论坛 暨第二届新唐卡艺术大赛颁奖大会 顺利举办

2025广州国际灯光节璀璨启幕,花影联动流光溢彩耀全城

全球首创!“湛江湾1号”正式交付

发布时间:   来源: 广东发布

嘹亮的汽笛声响彻云霄

宣告我国深远海养殖

迎来又一重要里程碑

11月19日

“湛江湾1号”养殖平台正式交付

 

 

在各方见证下,建造方天海融合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将象征启航的钥匙,正式移交给湛江湾实验室,实验室自主研发设计的全球首创漂浮式动力定位网箱型平台成功交付,标志着我国海水养殖从近海走向深远海的征程,迈出了坚实一步。

 

f57fb3286a422cee43d5a35922661110.jpg

01
 

五年磨一剑

把论文写到大海上

 

 

传统近海养殖已逼近环境承载力上限,而深远海养殖受限于装备技术。

为此,湛江湾实验室组建了由海洋工程、水产养殖、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攻关团队”,将“湛江湾1号”列为实验室第一任务,砥砺创新,开启了为期5年的技术攻关。

“湛江湾1号”的每一块钢板、每一套系统,都凝结着实验室“把论文写在大海上”的初心。

“湛江湾1号”总长154米、总宽44米,承载8万立方米养殖水体,可年产鮸鱼、金枪鱼等名贵鱼类2000吨。从图纸构想到养殖重器,“湛江湾1号”的研制,是一场与技术瓶颈的较量,在“船箱一体”的设计革命、“绿色能源”的自主供给、“AI养鱼”的智能升级三大关键领域破局,开启绿色化、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变革。

“AI养鱼”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船上仅需配置3到4名养殖人员,工人在监控室通过按钮操作,即可实现自动投苗、投喂和成鱼捕捞。”项目部负责人林晓杰介绍道。

02

科技惠民

从深海牧场到百姓身边

不久后,“湛江湾1号”将驶往硇洲岛外约30海里海域,率先投放大规格赤嘴鮸进行养殖试验。平台计划于明年上半年增养金鲳鱼等品种,后续将根据养殖成效与市场情况分批上市销售。

深海养殖之外,“湛江湾1号”致力于构建“科技惠民”的共享生态。

11月19日—21日,“湛江湾1号”开启为期3天的公众开放日,这是科技走近公众的生动实践。公众可在“湛江湾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实名预约。

平台不仅每年可产出2000吨优质海产,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更通过开放参观与科普教育,让公众近距离感受“AI养鱼”“绿色能源”等前沿科技的魅力,真正实现“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

上一篇:深圳重点地标建筑亮灯迎接全运会闭幕
下一篇:“飞人”苏炳添,迎来“交棒”时刻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